[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7791.2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鑫;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蚂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E05B47/00;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识别 智能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涉及到防盗锁领域,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后板之间设置有锁芯,所述前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前板的下端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插板,所述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丝,所述后板的下端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螺丝相适配,所述螺丝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于通孔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丝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板,使得螺丝在拆卸时能够通过环形板带动第一铜片移动,使得两个第一导电片通电,进而使得报警器通电,使得报警器报警,达到了防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盗门锁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家庭,能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盗门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传统的机械式防盗门锁,是目前人们使用的最多的锁具,但是随着智能家居的来临以及人们对于安全、方便、个性化需求都日益加强的今天,机械式防盗门锁显然已经不太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了。而智能式防盗锁作为如今智能科技的安保产品之一,相对而言就安全很多,使得不少的家庭都开始选择使用智能锁而抛弃原来的机械锁。但是现有的只能防盗锁上的前板和后板都是通过螺丝和螺槽固定连接,使得盗窃分子能够轻易的将智能锁强行拆卸下来,降低了智能锁的防盗功能。而且现有的智能防盗锁没有设置报警机构,使得贼人能够毫无顾忌的对智能防盗锁进行暴力拆卸。因此,发明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防盗锁,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后板之间设置有锁芯,所述前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前板的下端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插板,所述插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丝,所述后板的下端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螺丝相适配,所述螺丝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于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凹槽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一铜片,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片,两个第一导电片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片通过连接线与外界电源相连通,另一个所述第一导电片上的连接线通过解除机构与报警器连接,所述解除机构设置于前板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凹槽的顶端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片与两个第一导电片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片的间距小于第一铜片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解除机构包括空槽,所述空槽的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其中一个第二导电片与报警器连接,另一个第二导电片通过连接线与第一导电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内腔中部设置有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的上表面两侧均与第二导电片贴合连接,所述第二铜片的下表面通过复位弹簧与空槽的槽底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的底端与第二铜片相对应,所述插柱的顶端贯穿空槽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前板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与前板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层,所述弹性密封层位于压板的外侧,所述前板的上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架,所述防护网架位于报警器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丝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板,使得螺丝在拆卸时能够通过环形板带动第一铜片移动,使得两个第一导电片通电,进而使得报警器通电,使得报警器报警,达到了防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蚂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蚂蚁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7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