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用无线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46060.6 | 申请日: | 2019-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1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润众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无线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用无线充电器,包括上壳、底盖、安装板、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以及四组感应支脚,底盖和安装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上壳上,底盖位于上壳的底部,安装板位于上壳的内部,无线充电线圈和电路板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且无线充电线圈位于安装板的上部中心位置处,电路板位于安装板的上部一侧,且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线圈串联连接,四组感应支脚对称设置在底盖上。本实用新型,组装比较方便,可有效提高组装生产效率,可避免频繁插拔电源插头,可降低用户触电的概率,安全可靠,可防止其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可有效降低该充电器发生短路故障的频率,从而提高该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用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现有的手机用无线充电器,组装不方便,需要多次组装才能将底盖和安装板装配到上壳上,严重影响组装生产效率,在断开和接通电源时,需要频繁插拔电源插头,增加了用户触电的概率,安全性能差,如果不拔掉电源插头,其将一直处于通电状态,进而导致充电器发生短路故障的频率增加,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用无线充电器,组装比较方便,可有效提高组装生产效率,可避免频繁插拔电源插头,可降低用户触电的概率,安全可靠,可防止其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可有效降低该充电器发生短路故障的频率,从而提高该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用无线充电器,包括上壳、底盖、安装板、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以及四组感应支脚,所述底盖和所述安装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壳上,所述底盖位于所述上壳的底部,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上壳的内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和所述电路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一侧,且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串联连接,四组所述感应支脚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盖上;
每组所述感应支脚均包括圆筒形壳体、接近开关、圆块、导向套、连接杆、挡板、弹簧、端盖以及支撑板,所述圆筒形壳体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圆筒形壳体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接近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顶壁上,所述圆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圆块位于所述接近开关的正下方,所述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圆块的下方,所述连接杆活动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导向套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圆块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挡板固定套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导向套的下方,所述弹簧活动套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向套的底部相抵触设置,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挡板的上部相抵触设置,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底端端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底端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底端突出设置与所述底盖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壳的一端部还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所述上壳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通过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电路板串联连接,所述接近开关串接在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部另一侧还安装与LED灯带,所述LED灯带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润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润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6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性良好的电池化成机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扩展的监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