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5643.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锂锂;沈永坚;褚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验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零件 工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杆,所述主杆与固定板安装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主杆端部的固定盘以及滑动连接于主杆外壁的滑筒,所述滑筒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卡槽,且两个卡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卡筒,所述固定盘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圆槽,且圆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抵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利用气缸推动滑筒,并通过传动杆,使撑杆伸出,进而实现对圆形零件内壁进行有效的挤压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等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随着机械的发展,社会的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机械零件的形状多种多样,其中圆形零件是常见的机械零件,在对其进行抛光打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固定装置,但是传统的固定夹持方式较为固定,在对其圆周外壁进行抛光时,需要不时调节夹持位置,故而加工效率不高,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外壁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杆,所述主杆与固定板安装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主杆端部的固定盘以及滑动连接于主杆外壁的滑筒,所述滑筒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卡槽,且两个卡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卡筒,所述固定盘的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圆槽,且圆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抵板,所述撑杆与滑筒的相对一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同一个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卡筒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顶部的安装箱。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主杆套接有同一个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的数量为五至七个。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抵板的一侧外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主杆的一端与撑杆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条形杆,且圆槽内壁与滑筒的内壁均开有与条形杆相适配的条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利用气缸推动滑筒,并通过传动杆,使撑杆伸出,进而实现对圆形零件内壁进行有效的挤压固定。
2.该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利用旋转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固定盘转动,进而带动被固定的零件转动,进而有方便进行加工的好处。
3.该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橡胶条,能够有效提高零件固定的稳定性,且能够避免零件内壁出现划伤,通过设置的条形杆和条形槽,能够有效提高该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验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验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5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加工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零件检测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