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4447.8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夏宇扬;李洁;王姝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宇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6142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系统以及深度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将MBBR工艺技术与传统两级AO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生化处理工段的性能,提升了生化反应区的容积负荷,整套系统耐冲击性强,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可有效应对生活污水排水水量水质阶段性变化大的特点,同时缩小了设备占地面积。生化处理系统以及深度处理系统的结合使用并且集成于一体化设备中,反硝化滤池(DNBF)是一种新型的生化深度处理技术,在深度去除总氮的同时完成深度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及悬浮态的COD,可有效提升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大,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大型城镇生活污水还是小型农村生活污水都存在水质污染指标的变化,尤其是COD、氨氮、总氮、总磷的指标和常规生活污水指南参数有明显的提高。势必对传统的处理工艺和方法提出了新一轮的考验。
传统常规的处理工艺和方法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其常态化、稳定化的出水标准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质量,整体设备性能稳定且缩小了占地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化处理系统以及深度处理系统;所述深度处理系统设置在生化处理系统的后端,所述生化处理系统沿污水处理顺序依次包括二级硝化反硝化系统和物化反应系统,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反硝化滤池。
优选地,所述二级硝化反硝化系统沿污水处理方向依次包括一级缺氧区、一级好氧区、二级缺氧区以及二级好氧区;所述物化反应系统沿污水处理方向包括初沉淀区、混凝反应区和混凝沉淀区,每两个相邻处理区通过隔板分离开来。
优选地,所述一级缺氧区包括污水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下方的布水斗、污泥的回流管、出水堰槽以及在其底部设置的潜水推流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一级缺氧区的顶部,所述布水斗设置在进水管的下方并延伸至其底部,所述回流管设置在其顶部,所述出水堰槽设置在所述以及缺氧区和以及好氧区之间的所述隔板的上部,在一级缺氧区的中部填充有缺氧区专用填料。
优选地,所述一级好氧区和二级好氧区包括接水管、出水堰槽、设置在好氧区底部的好氧区曝气系统、在处理区中部填充有若干MBBR专用填料以及填料隔离板;所述接水管连接在上一处理的缺氧区的出水堰槽中,接水管伸入到好氧区底部,所述MBBR专用填料为球状载体并分散分布在好氧区内,所述侧面填料隔离板将好氧区分别分割出隔离区,在所述隔离区内设置有混合液回流管以及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连接在所述隔离区的底部,所述混合液回流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流泵上,混合液回流管另一端回流伸入到上一处理的缺氧区内,所述出水堰槽设置在所述隔离区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二级缺氧区包括接水管、潜水推流器以及出水堰槽,所述接水管连接在上一工序好氧区的出水堰槽上并延伸至二级缺氧去底部,出水堰槽设置在与二级好氧区设置的隔板上部,在二级缺氧区中部填充有缺氧区专用填料。
优选地,所述初沉淀区包括中心筒、设置在初沉淀区底部的污泥泵以及沉淀区集水堰槽,所述中心筒通过水管与二级好氧区的所述出水堰槽连接,所述污泥泵的四侧连接有四块倾斜导板组成的泥斗,所述沉淀区集水堰槽设置在初沉淀区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区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气动搅拌装置以及与所述沉淀区集水堰槽连接的混凝反应区接水管,所述混凝反应区接水管伸入到期底部。
优选地,所所述混凝沉淀区包括混凝沉淀区接水管、斜管填料以及设置在底部的静压排泥系统,所述混凝沉淀区接水管连接在混凝沉淀区的上部并延伸至其底部,所述斜管填料设置在混凝沉淀区的中部,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有由倾斜的导板组成的漏斗状的泥斗,在所述斜管填料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出水堰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宇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宇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4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