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4313.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杨苓;王朋辉;姜伟;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均匀 变形 薄壁 长管涵 支座 装置 | ||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该管涵支座包括布置在管涵底面的钢支座,以及钢底板和两根伸缩式套筒。所述钢支座包括外包钢板和耳板。所述外包钢板为一块上凹圆弧板。所述外包钢板沿圆弧周向的两侧板端处分别水平延伸出耳板。所述耳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钢底板为平直钢板。所述钢底板布置在钢支座下方。两根伸缩式套筒分别夹设在钢底板和两块耳板之间。所述伸缩式套筒的下端固定在钢底板的上表面,上端通过螺栓与耳板固定连接。所述管涵的端部搭设在外包钢板上。所述钢支座与管涵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层。该管涵支座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调节高度,以达到适应地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涵支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管涵广泛地应用于市政、桥涵、公路、铁路工程中。随着管涵运营年限的增加,在环境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管涵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开裂、沉降、变形等问题。当地基出现不均匀变形时,往往会发生管节脱落、错牙、管节漏水等问题,影响管涵的正常使用和长期性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包括布置在管涵底面的钢支座,以及钢底板和两根伸缩式套筒。
所述钢支座包括外包钢板和耳板。所述外包钢板为一块上凹圆弧板。所述外包钢板沿圆弧周向的两侧板端处分别水平延伸出耳板。所述耳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钢底板为平直钢板。所述钢底板布置在钢支座下方。两根伸缩式套筒分别夹设在钢底板和两块耳板之间。所述伸缩式套筒的下端固定在钢底板的上表面,上端通过螺栓与耳板固定连接。所述管涵的端部搭设在外包钢板上。所述钢支座与管涵之间填充有柔性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钢底板布置在基础上。
进一步,所述柔性材料层选用负泊松比材料。
进一步,所述伸缩式套筒包括伸缩杆和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齿轮、带螺纹的套筒、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转轴一端伸出套筒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套筒连接。所述转轴伸出侧壁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丝杠螺母套装于丝杠中部。所述丝杠螺母通过螺纹和丝杠连接。所述伸缩杆胶合固定在丝杠螺母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1.可通过调节管涵支座的高度,达到适应地形的目的;
2.对地基质量要求较低;
3.施工便捷,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涵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涵支座工作示意图;
图3为伸缩式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涵1、柔性材料层2、钢支座3、外包钢板301、耳板 302、伸缩式套筒4、伸缩杆401、套筒402、转轴403、丝杠404、丝杠螺母405、转盘406、钢底板5、螺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软基不均匀大变形下薄壁长管涵支座装置,包括布置在管涵1底面的钢支座3,以及钢底板5和两根伸缩式套筒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4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线切割用横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