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检直的碲铜矫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2953.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侯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B21D3/05;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矫直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进行检直的碲铜矫直机,包括机架、矫直体、自动定位机构和动力电机,所述矫直体、自动定位机构和动力电机均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矫直体包括上矫直体和下矫直体,所述上矫直体上设有一排水平布置的上排辊,所述下矫直体上设有一排水平布置的下排辊;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进料定位器和出料定位器;进料限位孔的中心线、出料限位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穿过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的缝隙处。本实用新型的矫直机通过手动控制达到自动矫直、自动检直的目的,降低了对碲铜的矫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间碲铜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检直的碲铜矫直机。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矫直机使钢材的弯曲部位承受相当大的方向弯曲或拉伸,使该部位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钢材经过弹性回复,然后达到平直。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也有两辊矫直机,依靠两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的角度变化对不同直径的材料进行矫直。主要类型有压力矫直机、平衡滚矫直机、鞋滚矫直机、旋转反弯矫直机等等。
辊式矫直机是车间中用得较多的矫直机之一,而针对不同的矫直材料,所用的辊式矫直机的上排工作辊的排布方式也有所不一样。在矫直型钢和钢管等时,需要将各个上排工作辊单独进行调整;在矫直中厚板时,需要对部分上排工作辊进行整体的调整;在矫直中薄板时,需要对整个上排工作辊进行倾斜调整。而利用同一矫直机要完成这些调整时,需要对每一个上排工作辊进行单独调整,保证其能完成对各种类型的材料的矫直,但是每次在矫直前,需要对上排工作辊进行反复调整,使得工作辊的调整时间过长,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并且碲铜在进行矫直之后,工作人员无法直接知道碲铜是否已被矫直,还需要再次进行检直,这大大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而在现今的锂碲铜制造车间中,并未有能够实现适应多种类型材料的矫直机,为生产制造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提高了设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进行检直的碲铜矫直机,该矫直机通过手动控制达到自动矫直、自动检直的目的,降低了对碲铜的矫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进行检直的碲铜矫直机,包括机架、矫直体、自动定位机构和动力电机,所述矫直体、自动定位机构和动力电机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矫直体包括上矫直体和下矫直体,所述上矫直体底部两侧和下矫直体通过两个第一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上矫直体上设有一排水平布置的上辊轴,所述上辊轴上均活动套有上排辊,所述下矫直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下矫直体上设有一排水平布置的下辊轴,所述下辊轴上均活动套有下排辊;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进料定位器和出料定位器,所述进料定位器和出料定位器分别位于矫直体的两端;所述进料定位器包括进料定位板和带动进料定位板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进料定位板上设有进料限位孔,所述出料定位器包括多个出料定位板和带动多个出料定位板进行升降的第三升降机构,所述出料定位板上均设有出料限位孔;进料限位孔的中心线、出料限位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穿过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的缝隙处。
进一步的是,为了实现对碲铜的检直,保证矫直的效果,所述进料定位器外侧设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下方设有第四升降机构,所述出料定位器外侧设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下方设有第五升降机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所发出的红外线穿过进料限位孔、上排辊和下排辊之间的缝隙以及出料限位孔至红外线接收器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和第五升降机构均为升降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2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管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拔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