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41275.9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1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路开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M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箱体,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箱体顶面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箱体顶面的中心设有电机。该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螺杆在固定块和轴承座中旋转,使调节块在螺杆中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联动杆带动滑块在滑杆中上下移动,从而使滑块和调节块的间距变大或变小,从而对喷头的间距进行调节,可以调整喷头在卡箍中位置,达到了调节喷头高度和间距的效果,具有对不同高度农作物和不同间距农作物灌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灌溉装置不能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和间距对农作物进行灌溉,造成化肥和农药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现有的农田滴灌灌溉装置在灌溉时,都会往灌溉水中添加农药或者化肥,实现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和喷洒药物,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但是现有的灌溉装置喷头都是固定在灌溉装置上,不能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和间距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会造成化肥和农药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能够调节喷头的高度和间距的灌溉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箱体,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箱体顶面的一端设有水泵,所述箱体顶面的中心设有电机,所述箱体的顶面设有蓄电池,所述箱体的顶面固定连通有投料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出水管。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设有调节块,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轴承座,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均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杆的一端设有支撑块,所述固定板一侧面的外部设有联动杆,两个所述滑块的一侧面和调节块的一侧面均设有卡箍,每个所述卡箍的内部均设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面均设有搅拌叶,通过设置转轴、搅拌杆和搅拌叶,将搅拌杆和搅拌叶对箱体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可以有效增强化肥或农药和水混合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远离箱体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内顶壁与水泵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三通管,所述喷头通过软管与三通管固定连通,通过设置三通管,可以同时对多个喷头进行供水。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两组相对称的滚轮,所述箱体一侧面的中部设有推杆,通过设置滚轮和推杆,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推杆和滚轮对灌溉装置进行移动,增强灌溉装置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块的内部和调节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联动杆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通过设置限位块,将联动杆在通孔中移动时进行限位,避免联动杆在通孔滑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转把,通过设置转把,便于操纵人员对螺杆进行转动,节约操作人员人力。
1、该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将螺杆在固定块和轴承座中旋转,使调节块在螺杆中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联动杆带动滑块在滑杆中上下移动,从而使滑块和调节块的间距变大或变小,从而对喷头的间距进行调节,可以调整喷头在卡箍中位置,达到了调节喷头高度和间距的效果,具有对不同高度农作物和不同间距农作物灌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灌溉装置不能根据农作物的高度和间距对农作物进行灌溉,造成化肥和农药的浪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1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