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870.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隐;张弘;刘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忠隐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其中一端的外伸部,支架主体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外伸部包括多个沿支架主体轴向分布的多个第二支撑体,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存在0°~45°的夹角,相邻的第一支撑体之间、相邻的第二支撑体之间、相邻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体连接,当该静脉支架用在单根血管内时,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度,当该静脉支架用在交叉血管的交叉部位时,支架主体设置在狭窄血管内,外伸部伸入到健侧血管内,由于外伸部的外伸端为斜面,该斜面可以与健侧血管的轴向平行,减少血流的流动阻力,同时也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或髂静脉压迫等疾病被发现,该疾病可导致静脉狭窄从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目前血管支架植入技术为髂股静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髂股静脉用血管支架,用于支撑静脉使血管通畅,支架在使用时如遇到交叉血管且狭窄部位位于交叉部位时,血管支架需要插入狭窄血管后向健侧血管延伸一段距离,但是由于在健侧血管中植入了血管支架,可能会增大健侧血管的血流阻力以及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脉支架延伸到健侧血管后可能造成健侧血管狭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静脉支架,包括管状的支架主体和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其中一端的外伸部,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第一支撑体,所述外伸部包括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分布的多圈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轴线与所述支架主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0°到45°,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均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沿所述第一支撑体或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侧壁包覆有聚合物载药涂层,所述聚合物载药涂层内部设置有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为封闭的环形,所述第一支撑体外边缘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边缘所在的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在向周向延伸的同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波浪状起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波峰沿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对齐。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为丝状结构,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邻近波峰、波谷的位置为连接点,所述连接体与相邻两圈第一支撑体或相邻两圈第二支撑体或相邻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相应连接点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与对应的连接点采用缠绕或打结的方式相连,所述连接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体或所述第二支撑体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所述连接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外伸部相互远离的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均设置有多个黄金标记。
优选地,所述活性药物包括抗增殖药物和/或抗血栓药物。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材料为金属钽、钴铬合金、镍钛合金或可吸收金属材料。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的抗弯刚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抗弯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忠隐,未经吴忠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