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40083.6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桑永树;史衍昆;明春;程松林;谢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V23/06;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导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包括灯体、灯头、铝杯和光源板,铝杯内嵌于灯体内表面,铝杯伸出灯体小端部且伸出部分与灯头边缘铆合构成输出端N,光源板的灯珠面焊盘输入端N级与光源板背面的铝杯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铝杯伸出灯体与灯头铆合连通构成输出端N以及把光源板的灯珠面输入端N级与铝杯导通,可以省掉一根导线、一颗端子和贴片费用、插线费用和人工费,大大节省了生产费用,同时在后端组装工艺时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避免出现铆压灯头出现漏边线,以及边线与灯头接触不良,本实用新型极大地节约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改善成本压力,提供产品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尽管LED使用数量在照明需求带动下持续成长,但效率提升使LED使用颗数减少、加上跌价压力仍在,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加大,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自动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LED灯成本高,竞争力大,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自动化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包括灯体、灯头、铝杯和光源板,所述铝杯内嵌于灯体内表面,所述铝杯伸出灯体小端部且伸出部分与灯头边缘铆合构成输出端N,所述光源板的灯珠面焊盘输入端N级与光源板背面的铝杯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源板与灯体内的铝杯过盈配合,实现光源板灯珠面焊盘的输入端N级与铝杯导通。
优选的,所述铝杯环绕光源板四周且铝杯伸出光源板灯珠面0.2-0.3cm,实现光源板与灯体内的铝杯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铝杯伸出灯体部分为等间距的弧形铝片,所述弧形铝片与铝杯连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弧形铝片伸出长度为0.5-0.8cm。
优选的,所述弧形铝片中部设有向内凹的弧槽。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铝杯伸出灯体与灯头铆合连通构成输出端N以及把光源板的灯珠面输入端N级与铝杯导通,可以省掉一根导线、一颗端子和贴片费用、插线费用和人工费,大大节省了生产费用,同时在后端组装工艺时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避免出现铆压灯头出现漏边线,以及边线与灯头接触不良,本实用新型极大地节约成本满足大批量生产,改善成本压力,提供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仰视图。
图中:1、灯体;2、灯头;3、铝杯;4、光源板;5、弧形铝片;6、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交流端单导线结构,包括灯体1、灯头2、铝杯3和光源板4,所述铝杯3内嵌于灯体1内表面,所述铝杯3伸出灯体1小端部且伸出部分与灯头2边缘铆合构成输出端N,所述光源板4的灯珠面焊盘输入端N级与光源板4背面的铝杯3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源板4与灯体1内的铝杯3过盈配合,实现光源板4灯珠面焊盘的输入端N级与铝杯3导通。
优选的,所述铝杯3环绕光源板4四周且铝杯3伸出光源板4灯珠面0.2-0.3cm,实现光源板4与灯体1内的铝杯3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铝杯3伸出灯体1部分为等间距的弧形铝片5,所述弧形铝5片与铝杯3连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打螺栓的透镜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光源板的隔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