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沉淀淤积的污水泵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40081.7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胡宝水;鲁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越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淤积 污水 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沉淀淤积的污水泵站,包括泵站本体,泵站本体包括集水腔,集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集水腔内安装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泵站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用于注水的增压腔,增压腔的顶部为一层表面均布有单向出水孔的橡胶垫,出水孔的出水方向朝上;橡胶垫的上方为构成集水腔底壁的网格支架,橡胶垫固定连接于网格支架并将集水腔与增压腔阻隔;橡胶垫的下方设有网格结构的支撑架;污水提升泵安装于网格支架上;泵站本体的外壁上侧设有蓄水箱,蓄水箱通过增压管与增压腔连接,增压管上设有增压泵及增压阀;网格支架的中心处设有搅拌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沉淀于泵站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泵站,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沉淀淤积的污水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主要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再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在一些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居住区内的污水管道出口低于市政污水管道,污水无法自流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一般都是采用小型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62662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泵站,包括泵站本体,泵站本体侧面设有进水管,泵站本体内部且位于进水管处固定有竖直布置的导杆,导杆上套有可沿导杆上下滑动的导套,导套上固定有用于阻拦进水管处固体杂质的格栅。现有技术中类似上述的污水泵站在进水口处虽然设有格栅用于阻隔大杂质,但并不能阻隔较小的悬浮物以及污泥。设置于泵站内的水泵需要当污水达到一定高程时方进行工作,当污水高度未达到水泵的启动高程时,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污泥会在自重作用下沉淀,堆积于泵站的底部;堆积时间过长时,污泥及悬浮物会固结,粘稠度增大,使得水泵无法抽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沉淀淤积的污水泵站,方便对沉淀于泵站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沉淀淤积的污水泵站,包括泵站本体,泵站本体包括集水腔,集水腔上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集水腔内安装有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排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泵站本体的底部设有一用于注水的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顶部为一层表面均布有单向出水孔的橡胶垫,出水孔的出水方向朝上;所述橡胶垫的上方为构成集水腔底壁的网格支架,橡胶垫固定连接于网格支架并将集水腔与增压腔阻隔;橡胶垫的下方设有网格结构的支撑架;所述污水提升泵安装于网格支架上;所述泵站本体的外壁上侧设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增压管与增压腔连接,增压管上设有增压泵及增压阀;所述网格支架的中心处设有搅拌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提升泵工作前,可通过控制增压阀和增压泵将蓄水箱中的水注入增压腔中,在水压的作用下,增压腔内的水通过橡胶垫的出水孔向上注入集水腔,一方面对沉淀于网格支架及橡胶垫上的淤泥进行稀释,同时在水压作用下,注入集水腔中的水形成扰流,将沉积的淤泥冲散,并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下,形成流动状态。从而在启动污水提升泵后,使得污水提升泵可以顺利将污水和淤泥一同提升至出水口并排入市政污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设置于靠近出水口位置,所述排水管穿过蓄水箱,所述排水管包括位于蓄水箱中的过滤管,过滤管的管壁设有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在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时,过滤管可将部分污水进行过滤,并通过过滤孔对蓄水箱进行补充,不用特意对蓄水箱进行加水补充,节约水资源,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封闭安装于增压腔体中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机以及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并延伸至集水腔中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可以在集水腔中分隔出一部分用于供电机进行安装,使得搅拌装置的设置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越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越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40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烈度地震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抗震体系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