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796.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赵飞;杨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14 | 分类号: | B29B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增强塑料 粒子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效率低的缺点,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底部四周均焊接有支脚,下模和上模的内部设有混合区,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均匀分布开设有注塑孔,下模的两端表面和中间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波峰及一个波谷,上模的两端表面和中间表面分别开设有一个波峰和两个波谷,下模的表面焊接有两排错开的圆柱,上模的表面开设有与圆柱对应的柱槽,综上可以大大减少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断线、缠丝或者展开效果差的缺点,有效提高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材料的不断开发,除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之外,又出现了碳纤维增强塑料、硼纤维增强塑料等。碳纤维是用粘胶丝、聚丙烯腈纤维和沥青丝等为原料,在300~1000℃下碳化而成的。碳纤维的直径极细,有7微米左右,但它的强度却异常的高,碳纤维增强塑料在飞机、火箭、导弹、宇宙航行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现有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效率较低,常常会出现碳纤维和塑料混合不均匀、断线、缠丝或展开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亟需在成型模具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底部四周均焊接有支脚,下模和上模的内部设有混合区,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上模和下模的两侧均匀分布开设有注塑孔,下模的两端表面和中间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波峰及一个波谷,上模的两端表面和中间表面分别开设有一个波峰和两个波谷,下模的表面焊接有两排错开的圆柱,上模的表面开设有与圆柱对应的柱槽。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表面四周均焊接有契合柱,所述上模的表面四周开设有与契合柱对应的契合槽。
优选的,所述注塑孔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下模和上模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波谷与波峰之间的距离为120mm。
优选的,所述波谷的内角为20°,且下模和上模的波谷底点分别与下模和上模的外表面距离为51.884mm。
优选的,两所述圆柱之间距离为2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波峰和波谷挤压使碳纤维展开,使得塑料能与碳纤维充分混合。
2、波峰和波谷会是混合区产生曲线张力,波谷的谷底与模边距距离为51.884mm,波谷的内角设置在20°,防止张力太大碳纤维无法从出料口排出,或者张力太小,碳纤维展不开。
3、两两圆柱之间距离设置为27mm,防止距离太大导致碳纤维缠丝,或者距离太小碳纤维展开效果不好的情况。
综上可以大大减少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断线、缠丝或者展开效果差的缺点,有效提高碳纤维塑料粒子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的下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的上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纤维长纤增强塑料粒子成型模头的下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神鹰碳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重油污及灰尘擦拭湿巾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底壳成型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