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9678.X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所;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08 | 分类号: | B29B7/08;B29B7/18;B29B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拉伸 乳酸 膜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机保护罩,所述电机保护罩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底部贯穿装置箱体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分别贯穿于第一粉碎齿轮、粉碎筒和第二粉碎齿轮,所述粉碎筒外侧一圈均焊接有粉碎齿,所述旋转杆左右两侧底部均焊接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杆上的第一粉碎齿轮、第二粉碎齿轮和搅拌杆,不仅能够同时从左右两侧进行粉碎,而且还能够直接在粉碎完成后,直接利用两边的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混料搅拌,省去了采用不同设备分别进行粉碎搅拌,还提升了粉碎搅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它的强度、抗冲击性、防潮性和耐油脂性能都优于现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聚乳酸因其生物降解性能、耐菌性、阻燃性以及抗紫外性等特点,聚乳酸可加工成薄膜而应用于包装袋、包装盒、食品容器盒、药品包装等领域,然而由于聚乳酸的耐热温度太低,其软化温度只有55℃,无法达到上述行业的包装要求,为了提高聚乳酸的耐温性,将聚乳酸进行双向拉伸并热定型后形成的膜片,其耐温性可以提高到100℃,物理机械性能明显改善,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的装置。
专利号CN201510016536.7,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包括料仓、预结晶干燥塔、混料斗、挤出机、急冷辊筒组件、纵向及横向拉伸装置、切刀机和收卷装置,纵向拉伸装置包括急冷辊、导向辊,急冷辊的出口端连接有两组预热辊,第一、二组预热辊均包括预热传动辊和预热从动辊,第一预热从动辊连接有第一主动压辊,第二预热从动辊连接有第二主动压辊,第二预热从动辊的出口端连接有拉伸辊,拉伸辊的出口端连接有冷却定型辊和出口导向辊,预热传动辊包括筒体,筒体端部设有轴端,轴端开设有蒸汽孔,筒体的外壁为中空结构,中空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两端轴端的蒸汽孔连通,蒸汽孔处连接有蒸汽管。本发明具有提高聚乳酸膜片的耐温性以及改善其机械性能的优点。
但是,该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分别采用粉碎装置和搅拌装置将物料进行粉碎和搅拌,比较浪费时间,效率不高,而且粉碎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机保护罩,所述电机保护罩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底部贯穿装置箱体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分别贯穿于第一粉碎齿轮、粉碎筒和第二粉碎齿轮,所述粉碎筒外侧一圈均焊接有粉碎齿,所述旋转杆左右两侧底部均焊接有搅拌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箱体左右两侧中间均通过固定杆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一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框板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摆缸,所述电动摆缸顶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内部顶端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粉碎齿轮、粉碎筒和第二粉碎齿轮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箱体顶部中间和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底部活动连接有口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杆上的第一粉碎齿轮、第二粉碎齿轮和搅拌杆,不仅能够同时从左右两侧进行粉碎,而且还能够直接在粉碎完成后,直接利用两边的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混料搅拌,省去了采用不同设备分别进行粉碎搅拌,还提升了粉碎搅拌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线下料工装
- 下一篇:浇冒口的分离和收集装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