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9531.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7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G07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防护 效果 预约 充电式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属于预约充电式充电桩领域,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充电桩本体和安装在两个充电桩本体之间的人机交互装置,两个充电桩本体的外端侧壁上均设有一组插枪接口,通过人机交互装置与两个带有一组插枪的充电桩本体相互配合,实现充电桩的预约智能化充电模式,两组插枪适用于前后四个车位的汽车进行充电,而位于中部的人机交互装置的前后位置各设置一个控制面板,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大汽车充电的适用范围,且两个充电桩本体连同人机交互装置可由换气扇进行换气散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整个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约充电式充电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汽车也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同时,为了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实现更低成本和更低排放,电动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目前,电动汽车正在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增长迅速,但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汽车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内的加油机,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我国正处于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但充电桩的数量仍然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大部分充电桩的有效使用时间其实并不长,一台车充满电后不会很快出现另一台车来充电,而待充电的车主由于没有充电位置而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或者寻找其他充电桩,这就造成充电桩不能合理分配利用,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106671820A公开的《一种多车预约式智能充电桩》,实现了充电桩的预制式充电来有效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利用率,而该文件中实现在一个充电桩上设置四组插枪,若四组插枪同时工作时,会导致该充电桩的产热量增大,且充电桩都是裸露在外,其散热以及防护效果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有效提高对充电桩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通过人机交互装置与两个带有一组插枪的充电桩本体相互配合,实现充电桩的预约智能化充电模式,两组插枪适用于前后四个车位的汽车进行充电,而位于中部的人机交互装置的前后位置各设置一个控制面板,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大汽车充电的适用范围,且两个充电桩本体连同人机交互装置可由换气扇进行换气散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整个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防护效果好的预约充电式充电桩,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两个充电桩本体和安装在两个充电桩本体之间的人机交互装置,两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端侧壁上均设有一组插枪接口,多个所述插枪接口处均插设有插枪,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前后端侧壁上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触屏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的顶端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充电桩本体的相对侧壁上,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安装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通过换气管与人机交互装置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端均通过一组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充电板,通过人机交互装置与两个带有一组插枪的充电桩本体相互配合,实现充电桩的预约智能化充电模式,两组插枪适用于前后四个车位的汽车进行充电,而位于中部的人机交互装置的前后位置各设置一个控制面板,在一定程度上可扩大汽车充电的适用范围,且两个充电桩本体连同人机交互装置可由换气扇进行换气散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整个充电桩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侧壁上均开凿有矩形安装腔,所述插枪接口以及插枪安装于矩形安装腔内,所述矩形安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蔽板,且遮蔽板位于插枪接口的上方,将插枪接口以及插枪的充电结构安装与矩形安装腔内,配合遮蔽板,有效对插枪接口以及插枪的充电结构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京都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9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向盘齿轮轴胚料模具组
- 下一篇:电压采集装置、集流板和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