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的专用加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8638.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6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武;王旭东;郭青林;裴强强;杨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436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窟 寺崖体支顶 加固 专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的专用加筋装置,其结构特征是钢丝绳置入膨胀套管内,其上端穿过固定垫板进入钢丝绳卡扣,垫板端卡扣螺栓紧固钢丝绳;钢丝绳下端进入膨胀螺栓,膨胀端卡扣螺栓紧固钢丝绳。本实用新型对石窟寺崖体损伤微小,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崖体根部悬空区,安装实施便捷,且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在石窟寺崖体保护加固工程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窟寺崖体保护加固领域,是提高石窟寺崖体根部悬空区砌筑支顶体与原崖体之间连接性的专用加筋装置,也可提高加固体系整体性,具有操作简单、可逆性强的特点,也可应用于岩土边坡加固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存有大量的石窟寺,其中包含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壁画和塑像。崖体作为石窟寺的载体,长期遭受雨水、风力、重力、盐害、融冻循环的侵蚀,使崖体根部形成悬空区,崖体的稳定性局部降低,甚至局部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着洞窟内文物的长久保存。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根据大量的石窟寺崖体根部支顶加固工程实践,对于石窟寺崖体根部支顶加固,主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挡土墙支顶加固、混凝土重力桩柱支顶加固、块石砌筑支顶加固、钢结构支护和其他临时措施,而这些加固措施中,存在着加固体和原崖体之间往往并无加筋体系连接,存在着相互连接不紧密、支撑不稳的风险,降低了支顶加固体与崖体的整体性和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同时,重力挡墙和桩柱虽然具有较强的自身整体性,但对崖体的干预较大,且不易拆除,可逆性不强,而砌筑支顶虽然干预性小,且易于拆除,可逆性强,但其自身整体性较差。
因此,研制一种可逆性强、干预程度更小、支护强度和连接紧密用于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的专用加筋体系,既能提高加固体、加固体与崖体间的整体性,又易于拆除,且拆除过程无振动,对石窟寺崖体的保护加固工程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石窟寺崖体与根部支顶加固体之间的可靠连接,增加加固体系的整体性,延长加固措施服役时效,确保加固体系的可逆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的专用加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的专用加筋装置,主要由膨胀套管、膨胀螺栓、钢丝绳、钢丝绳卡扣、垫板端卡扣螺栓、固定垫板和膨胀端卡扣螺栓构成,钢丝绳置入膨胀套管内,其上端穿过固定垫板进入钢丝绳卡扣,垫板端卡扣螺栓紧固钢丝绳;钢丝绳下端进入膨胀螺栓,膨胀端卡扣螺栓紧固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对崖体微损。加筋系统在崖体中的膨胀端,膨胀套管直接置入钻头开孔中,钻孔一般不大于2cm,主要依靠延长米摩擦和扩大头提供足够的拉力,对崖体属于微损范畴。实现了支顶加固体与石窟寺崖体可靠连接,提高加固体对崖体的支顶施力程度。
(2)结构简单。加筋系统仅有膨胀端、固定垫片、牵拉钢丝绳以及钢丝绳卡扣组成,部件较少,结构简单。
(3)适用性强。加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可根据现场根部悬空区体量的大小和砌筑支顶使用的块石大小对加筋系统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便可实施支顶加固。
(4)便于实施。加筋系统仅需在安装前在崖体上预测部位成孔,安装过程中利用钢丝绳卡扣锁死钢丝绳,在施力过程中将钢丝绳拉紧使得膨胀端扩大固定。因此仅需简单的辅助工具即可完成,方便快捷。
(5)具有可逆性。加紧体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只需松开固定垫片整个加紧体系即完成卸载,拆除过程方便且不会产生振动,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根部支顶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石窟寺崖体支顶加固专用加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煌研究院,未经敦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