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焊钉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8347.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8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张岩;江克明;杨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鹏源康精密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8 | 分类号: | H05K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焊钉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焊钉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非铜面镀覆区域和铜面镀覆区域,在所述非铜面镀覆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片钉,所述片钉包括片状底座和设于片状底座上的凸起部,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软硬结合板的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分别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三个角位置,且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呈三角关系。该阻焊钉床能够改善过孔发红且两面可连续印刷,减少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焊钉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对柔性线路板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软硬结合板、多层软板需求日趋明显,制作工艺也需同步发展,由于软板本身轻、软、柔的特性,软板在阻焊工序制作时,采取单面印刷烘烤显影固化后再印刷第二面的方式生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较长、效率低下,同时伴随长周期制作过程时易出现印刷不良、板面擦花、印油时板面与台面紧密结合过孔不易下油导致过孔发红等不良,但软硬结合板为与硬板结合,本身板厚有所增加、板厚较厚,故阻焊按软板的印刷方式制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提高软硬结合板在阻焊工序的生产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公司竞争力,减少品质隐患、劳动强度,软硬结合板高效阻焊制作工艺的研发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过孔发红且两面可连续印刷的阻焊钉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焊钉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非铜面镀覆区域和铜面镀覆区域,在所述非铜面镀覆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片钉,所述片钉包括片状底座和设于片状底座上的凸起部,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软硬结合板的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分别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三个角位置,且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呈三角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片钉为不锈钢片钉。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高度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呈圆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呈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钉、第二定位钉和第三定位钉的高度均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软硬结合板的四角位置开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2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板表面非铜面镀覆区域相对应的位置架设片钉,底板三个角架设定位钉,即为印刷钉床,印刷时将软硬结合板通过此定位钉定位放在钉床上印刷,达到印刷时板面未与台面紧密结合过孔易下油,改善过孔发红的目的且两面可连续印刷,减少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阻焊钉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阻焊钉床的片钉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0、非铜面镀覆区域;11、铜面镀覆区域;2、片钉;20、片状底座;21、凸起部;3、第一定位钉;4、第二定位钉;5、第三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鹏源康精密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鹏源康精密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章对准器
- 下一篇:一种防腐蚀的印刷电路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