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8209.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董摄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摄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锅,包括一个外锅(1)和锅盖(5),外锅(1)内设一个内锅(4),内锅(4)锅沿设在外锅(1)锅沿上,锅盖(5)设在内锅(4)上;内锅(4)上设有若干个气孔(6)。本实用新型加热熟馒头等食物不吸收水分,食物不会变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厨具,尤其涉及一种蒸煮食物的锅。
背景技术
现在的蒸锅,只有一层锅体,锅内有几层篦子,再加上一个锅盖。煮馒头或者油饼等食物,将锅内加入水,点火蒸煮。水开了后,蒸汽升起,蒸汽有一百度,对生冷的食物进行加热。经过十几分钟,高温的蒸汽就会将食物加热熟。现在煮熟食物就是用这个办法,特别是将生馒头蒸熟,只有这一个办法。好在还有微波炉,不用蒸汽煮熟。这个蒸煮熟馒头的办法,有一个弊端,就是用蒸汽煮出来的食物,馒头等是湿的,如果不打开锅盖,不拾到竹筐子里,留馒头在锅里,那么,馒头必然是吸收过量的水分,湿了。像油饼一加热,全变成湿水饼了,失去了口感,还容易变坏。加热后的馒头必须拾出锅,接触不经常洗刷的竹筐子,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用蒸汽加热熟馒头等食物容易吸收水分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使用少量蒸汽且通过热传导加热的蒸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锅,包括一个外锅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内设一个内锅,所述内锅锅沿设在外锅锅沿上,所述锅盖设在内锅上;在所述内锅侧壁的中上部的环周上均匀设有1-8个直径2-4毫米的气孔。
所述内锅和外锅均是平底的,两锅底相距10-60毫米。
所述的内锅直径小于外锅,外锅的锅沿向下凹,形成一环槽,内锅的锅沿卡在外锅的环槽内。
所述的锅盖直径小于内锅,内锅的锅沿向下凹,形成一圆环槽,锅盖的锅沿卡在内锅的圆环槽内。
所述内锅侧壁中部与外锅侧壁中部相距4-15毫米。
所述的内锅与所述外锅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的外锅设有两层金属篦子,其中的上面一层金属篦子卡设在环槽内;在外锅内侧壁上再设下环槽,下面一层金属篦子卡设在下环槽内;外锅再设一个外锅盖,盖在环槽上。
在所述内锅侧壁之内侧的中上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塑料提手;内锅侧壁的中部设有向下凹的中环槽,中层的篦子就卡设在中环槽内;内锅的锅底上设有竹篦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基本不用蒸汽加热熟馒头等食物,不吸收水分,食物不会变湿,不会变坏,口感基本保持原味;
2、使少量蒸汽进入内锅,可以使食物保持松软;
3、外锅直径大,可以使蒸汽不会进入内锅;
4、不使用内锅可以用金属篦子蒸生馒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生馒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煮熟馒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1、外锅 2、外锅盖 3、金属篦子 4、内锅 5、锅盖 6、气孔 7、环槽 8、圆环槽 9、塑料提手 10、下环槽 11、中环槽 12、竹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外锅1和外锅盖2,外锅盖2盖在外锅1 上,还有若干层金属篦子3,一般情况两层。这些部件是用于蒸生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摄,未经董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