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8036.8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姜和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和洲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船体靠近船头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架运动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打捞框,所述滑动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打捞框升降的转动装置;所述船头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拦截水面悬浮垃圾的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包括拦截板和用于带动所述拦截板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船体相连接,所述拦截板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清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打捞框中垃圾倾倒到船体中即可,无需手动打捞,操作简单,大大减小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最近几年旅游景点的游客量剧增,这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大景点的湖泊、江河水面受污染问题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巨大威胁。然而,现有的河道垃圾清理的方式多以人工清洁为主,大量危险而繁琐的水面清理工作仍需要人来完成。人工清理垃圾的方式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船体靠近船头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架运动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打捞框,所述滑动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打捞框升降的转动装置;所述船头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拦截水面悬浮垃圾的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包括拦截板和用于带动所述拦截板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船体相连接,所述拦截板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船体的甲板上,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船体靠近船头的一端。所述滑动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滑动架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带动下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滑动,即前后滑动。所述滑动架在滑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打捞框前后运动。所述滑动装置靠近所述船体的一端设置有打捞框,所述打捞框用于打捞河道中的垃圾。所述拦截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船体的两侧,所述拦截装置位于所述船体的船头处。所述拦截板用于拦截水面的悬浮垃圾质,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拦截板转动,使得位于所述船体两侧的所述拦截板相互靠拢,所述拦截板带动悬浮垃圾向所述打捞框下方移动,使得所述打捞框一次能打捞更多的悬浮垃圾。
在使用时,所述滑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架向远离所述船体的一端滑动,所述滑动架带动所述打捞框运动,使得所述打捞框向远离所述船体的一端运动,使得所述打捞框运动到水面上方,便于所述打捞框伸入水中。然后利用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捞框向靠近水面的一端移动,使得所述打捞框沉入水中。再利用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拦截板转动,位于所述船体两侧的所述拦截板相互靠拢,使得两个所述拦截板之间的悬浮垃圾向所述打捞框下方移动。然后再利用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打捞框向远离水面的一端移动,使得所述打捞框上升。所述打捞框的底部位于所述船体甲板的上方后,利用所述滑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架向所述船体运动,使得所述打捞框向船体运动,便于工作人员将所述打捞框中的垃圾倒出。如此循环操作,完成对河道中的悬浮垃圾的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船体相连接的竖直架和与所述竖直架相连接的水平架,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架内;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架靠近所述竖直架一端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架相连接,所述水平架远离所述滑动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用于与所述滑动块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和洲,未经姜和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8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改良用多流道钻具
- 下一篇:静脉留置针封管操作训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