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5884.3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得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F9/1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硬度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冷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防尘网,换流管,V形管,排气管,支撑座,支座和排气口,所述冷流体进口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一端,且热流体出口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另一端,该冷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的内部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换流管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穿过V形管的管道,且换流管的底部一面通过支撑座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一面上;本实用新型加热箱,注水孔,加热管和循环箱的设置,安装方便,方便拆卸清洗,且稳定性好,使用时间长,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换热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有很多种,适用于不同介质、不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也不同。现有的换热器安装不方便,不方便拆卸清理,且稳定性差,使用时间短。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的换热器依然存在着换热器安装不方便,不方便拆卸清理,且稳定性差,使用时间短的问题。一种便于安装的高硬度换热器,包括外壳体,冷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防尘网,换流管,V形管,排气管,支撑座,支座和排气口,所述冷流体进口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一端,且热流体出口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至外壳体的内部另一端,该冷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的内部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换流管的一端通过贯穿延伸穿过V形管的管道,且换流管的底部一面通过支撑座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一面上;所述V形管的管道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间接在冷流体进口的一端,且V形管的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间接在冷流体进口的一端热流体出口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换流管的一面上,且排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排气口的一端,该排气口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外壳体的面上;所述支座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外壳体的表面上;所述换流管包括按扣,卡板条,三角推板,且三角推板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换流管的一端,该卡板条的一端通过合页间接在三角推板的两端,且按扣的一面通过嵌入的方式固定在支座的一侧;所述支座包括硬垫片,弹簧,支柱,加固板,底座,且硬垫片的一面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柱的一端,该弹簧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硬垫片的一端,且弹簧的另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柱的一端,该支柱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的一面上,且加固板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柱的面上,该加固板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的面上。
所述V形管采用V形形状的碳钢材质,且且V形管内部设置有可拆防尘网,该V形管的管道或换流管的管道接触地方做密封处理。
所述三推板采用三角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卡板条可以通过按压按扣进行活动。
所述支座采用方形形状的碳素钢材料,且加固板设置在支柱周围,该加固板设置有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V形管的设置,方形防尘网有利于起到防尘的作用,防尘网可方便拆卸清洗,提高还热管的工作效率,安装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三角推板的设置,三角推板推进换流管凹槽内固定利于安装简单,易操作,且方便拆卸,固定牢靠使用时间长。
3.本实用新型支座的设置,三角梯形加固板的加固,有利于增加支座的稳定性,且支座在安装时安装方便,使用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得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得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5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