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人独立使用的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4944.X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柯博熙;陆蓉;柯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人 独立 使用 腿部 神经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病人独立使用的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顶端螺接有控制盒,控制盒的右壁螺接有限位卡杆,限位卡杆的卡槽内腔卡接有限位杆,控制盒的左壁螺接有扶手杆,两组控制盒的相视壁均固定安装有挂钩,挂钩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胯部包带,两组电动推杆的相视壁均螺接有摆臂,摆臂的内壁铰接有踏板,踏板的左壁销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铰接有凸轮,凸轮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范围广,有效降低患者训练和医护人员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人独立使用的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具体为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主要有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这些病人大多会出现行动不便等症状,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物理训练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具有缓解治疗的作用,在神经内科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时,部分患者的神经损伤部位需要进行康复运动才能恢复,但目前康复运动多为传统的方式,列如散步,抬腿或在医护人员帮助下继续运动康复训练,但传统的康复方式无法完全适合所有患者,且还给医护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独立使用的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人独立使用的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螺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右壁螺接有限位卡杆,所述限位卡杆的卡槽内腔卡接有限位杆,所述控制盒的左壁螺接有扶手杆,两组所述控制盒的相视壁均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胯部包带,两组所述电动推杆的相视壁均螺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内壁铰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左壁销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铰接有凸轮,所述凸轮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前后两端均焊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与限位卡杆的外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扶手杆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顶壁螺接有脚背绑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设置电动推杆、挂钩、连接带和胯部包带,胯部包带高度可调节,方便穿着穿脱,患者使用时,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上升带动胯部包带上升,使得胯部包带对患者有一个向上的支撑力,降低患者腿部降低对身体的支撑力,降低患者腿部训练时的腿部负担,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使用;
2)本装置设置摆臂、踏板、驱动杆和凸轮,通过电机驱动凸轮转动带动驱动杆往复移动,驱动杆带动踏板和摆臂往复移动,以此实现患者腿部的被动训练,通过患者腿部主动摆动踏板,以此实现患者腿部的主动训练;
3)本装置设置扶手杆、限位卡杆和限位杆,配合胯部包带和连接带实现对患者的支撑和安全限位,患者训练时不会出现摔倒,医护人员无需看护,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有效降低患者训练和医护人员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腿部神经康复训练装置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00电动推杆、110控制盒、200限位卡杆、210限位杆、211限位板、220扶手杆、221橡胶套、300挂钩、310连接带、320胯部包带、400摆臂、410踏板、411脚背绑带、500驱动杆、510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后防渗血耳部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动静脉穿刺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