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3948.6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丰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陈引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断 铜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后侧设有立板,该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慢走丝放电的线性切管,减少切割时由于压力导致铜管变形,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与定位板的间距,通过PLC控制器整合调控夹具机构夹持的合适程度,在夹具机构的支撑下,通过输送装置实现对铜管的稳定输送,同时避免切割过程中铜管偏移造成切割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通过限位机构实现铜管输送过程中的侧面限位,避免侧面偏移情况的发生,通过移动装置实现慢走丝全方位围绕铜管做圆周切割操作,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铜管的切割质量,提升了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铜管在铸造成型之后,在将铜管加工成目标管件时,需将它进行切割处理,切管是铜管加工生产过程中一道关键的工序,直接关系着铜管的生产质量,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切管设备已成为工厂生产的必需品,现有的自动切管设备存在诸多问题,铜管特别是薄壁铜管在切割时容易片形,导致切割面不是圆形,无法使用,良品率较低,浪费了材料,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切管方式传统,切割时由于压力导致铜管变形情况时有发生,不能够根据铜管直径合理调节夹持程度,不能够实现对铜管的稳定输送,同时无法避免切割过程中铜管偏移造成切割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不能够实现铜管输送过程中的侧面限位,无法避免侧面偏移情况的发生,不能够实现全方位围绕铜管做圆周切割操作,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铜管的切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致使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的实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慢走丝放电的线性切管,减少切割时由于压力导致铜管变形,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与定位板的间距,通过PLC控制器整合调控夹具机构夹持的合适程度,在夹具机构的支撑下,通过输送装置实现对铜管的稳定输送,同时避免切割过程中铜管偏移造成切割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通过限位机构实现铜管输送过程中的侧面限位,避免侧面偏移情况的发生,通过移动装置实现慢走丝全方位围绕铜管做圆周切割操作,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铜管的切割质量,提升了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的使用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断铜管的装置,包括底板、输送装置、限位机构、调节机构和支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后侧设有立板,立板的右侧上端设有输送装置,底板的上端后侧中部设有夹具机构,夹具机构括转动夹筒,输送装置包括凹槽转筒,转动夹筒位于凹槽转筒的正下方,夹具机构左侧设有限位机构,底板的上端前侧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柱,伸缩柱的伸缩端顶部设有U形板,U形板的顶端与圆环板后环板的后侧固定连接,圆环板的前侧设有圆环槽,圆环槽侧壁的滑槽与支板后侧的滑块滑动连接,支板的前侧上端设有移动装置,支板的底端设有慢走丝,底板的上端前侧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电连接外部电源,慢走丝电连接PLC控制器。
如此设置,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采用慢走丝中细金属丝作电极,对管体的表面进行脉冲火花放电,产生六千度以上高温,蚀除金属和切割成管体,减少切割时由于压力导致铜管变形,将铜管放置在转动夹筒的外表面上方,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与定位板的间距,通过PLC控制器整合调控电动伸缩柱伸展至合适程度,从而合适调节凹槽转筒与转动夹筒的间距,避免夹持过程中压坏管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立板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立板左侧面的通孔并在端头处固定连接凹槽转筒,第一伺服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第一伺服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凹槽转筒旋转,从而带动铜管前移,实现对铜管的稳定输送,同时避免切割过程中铜管偏移造成切割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丰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丰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