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液压管接头旋紧时管线同动扭转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3640.1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廖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硕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9/025 | 分类号: | F16L19/025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付文川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液压 管接头 旋紧时 管线 扭转 结构 | ||
一种防止液压管接头旋紧时管线同动扭转结构,尤特指转接螺帽与嘴部之间设有一内阶缘与一外阶缘,该嘴部在外阶缘上设有一扣环,让该扣环与转接螺帽的内阶缘形成一线接触状态,使得转接螺帽锁紧时,该嘴部不会与转接螺帽同动旋转,能有效防止液压管扭转,为其特征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防止液压管接头旋紧时管线同动扭转结构,主要是应用于可以防止转接螺帽锁紧时,液压管同动扭转的技术上。
背景技术
传统现有的液压管接头,敬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包括:一转接螺帽40、一嘴部50与一结合件60;其中:
该转接螺帽40的外部设有一呈正六角形的转动面41,该转接螺帽40的内部设有一内螺纹42,该转接螺帽40的前方设有一套接口43,该转接螺帽40的后方设有一穿孔44,该穿孔44的内径小于套接口43的内径,藉以形成一内阶缘45,作为穿设一嘴部50之用;
该嘴部50的内部设有一贯通的轴孔51,该嘴部50由前向后依序设有第一圆杆52、第二圆杆53与第三圆杆54,该第一圆杆52的外径大于第二圆杆53,该第二圆杆53的外径大于第三圆杆54,该第一圆杆52的外径大于转接螺帽40的穿孔44内径,该第二圆杆53与第三圆杆54的外径小于转接螺帽40的穿孔44内径,该第一圆杆52与第二圆杆54之间形成一外阶缘55,该嘴部50的第二圆杆53与第三圆杆54穿出转接螺帽40的穿孔44时,该外阶缘55与转接螺帽40的内阶缘45形成一面接触状态,该第二圆杆53设有一结合沟槽56,作为与结合件60结合之用,该第三圆杆53的外径相当于液压管1的内径,该第三圆杆53设有多个呈倒勾状的棘齿57,作为与液压管1结合之用;
该结合件60的前端设有一颈缩部61,利用强力啮夹的方式让颈缩部62变形,使得该颈缩部62可以与嘴部50的结合沟槽57结合固定成一体,该结合件60的内部设有一套接孔62,该套接孔62的内径大于液压管1的外径,该套接孔62的内壁设有多个呈锯齿状配置的咬合齿63,利用强力啮夹的方式让套接孔62变形,使得该咬合齿63可以与嘴部50的棘齿58共同夹持固定住液压管1,该结合件60在颈缩部61的前端设有一呈正六角形的固定面64,作为开口扳手工具夹时固定之用。
然而,上述传统现有的液压管接头,敬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是现有的使用状态的立体与断面示意图。在实际操作使用上,由于该嘴部50的外阶缘55与转接螺帽40的内阶缘45形成一面接触状态,所以当转接螺帽40锁紧时,该嘴部50与液压管1会跟着转接螺帽40同动旋转,使得接管2亦会产生扭转纠结的现象,必须使用另一把开口扳手工具夹持固定于结合件60的固定面64。操作上,必须使用两把开口扳手工具,操作上显得比较麻烦与不便。而且,该结合件60需要设置呈正六角形的固定面64,所以在制作上比较浪费材料与成本,为其既存尚待克服解决的问题与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目前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设计,累积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心得,针对传统现有的液压管接头所既存的问题与缺失,积极地投入创新与改良的精神,提供一种防止液压管接头旋紧时管线同动扭转结构。
本公开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在于:包括一转接螺帽、一嘴部与一结合件,该转接螺帽与嘴部之间设有对应的内阶缘与外阶缘,让该嘴部可以穿出转接螺帽,使得转接螺帽可以自由转动,该嘴部与结合件之间设有对应的结合沟槽与颈缩部,利用强力啮夹的方式让颈缩部可以固定于结合沟槽,其特征在于:该嘴部在外阶缘上设有一扣环,让该扣环与转接螺帽的内阶缘形成一线接触状态,使得转接螺帽锁紧时,该嘴部不会与转接螺帽同动旋转,能有效防止液压管扭转纠结的情形发生。同时,该结合件并不需要设置呈正六角形的固定面,所以在制作上可以节省材料与成本。而且,仅需单手操作一把开口扳手,操作上亦显得比较方便与容易,具有功效上的增进,为其主要目的达成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硕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硕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