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3121.5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靳敏;王春光;杜海峰;李斯琴高娃;金额尔都木吐;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穿戴 式猪只 行为 信息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使用时,先操作插扣,使左绑定带和右绑定带分开,然后把整个装置的后端从猪只的头部套入,直至身部绑定带跨过猪只的前手腋下,然后扣上插扣,这样颈部绑定带套在猪只的颈部,腹部覆盖件贴在猪只的胸部,然后调整日字扣,使得颈部绑定带和身部绑定带绑在猪只上,但又不会过于松动,多条带之间互相牵制,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解决了勒脖子、磨破皮等问题,同时可辅助四条背带,有效防止节点偏转,然后在容置袋放入传感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猪只行为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猪的行为识别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母猪行为监测方式主要是依赖饲养员的直觉和经验来判断,不仅要求大量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不适合大规模、连续性地监测。为了避免传统人工观察法的波动性以及耗时费力等弊端,机器视觉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被引入猪只行为学研究。机器视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0767946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群体猪攻击行为的分析方法,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作为物体运动特征识别猪只攻击行为,然而机器视觉受环境和光线等因素影响较大,对环境光线以及摄像机固定位置有着较高的要求。传感器技术以其较强的适应性、连续性等优势更多地被应用到产前母猪行为监测当中。例如公开号为CN10949253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产前母猪行为无线监测装置,通过佩戴在母猪身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母猪的动作状态,然后根据不同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区分产前母猪的几种典型的行为,包括站立、躺卧、进食以及筑巢等,由于母猪在临近产前时会出现一些典型的行为特征,以此作为依据能够对母猪的分娩时间进行预判。由于养猪场所的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该装置结构简单,仅需将加速度传感器佩戴在每只母猪的身体上,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弥补了传统有线监测以及视频监测的不足,体现出更高的灵活性以及实用性。
由上可知,传感器技术需要把传感器佩戴在母猪身体上,如何将多种传感器集放置在猪的身上既不会影响猪的正常生活又能保证信息检测的准确性是一个难题。
目前,普遍应用的方式是将传感器固定在皮带上,皮带再套在猪的脖子上或背上。经实地试验发现,由于猪体毛发稀少且光滑,若打结绑的太松,传感器容易脱落和偏转,导致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生极大的偏差。所以,为了减少节点的偏转,往往会采用弹性小、皮质硬重的材质紧紧捆绑在猪的身上,而这样的方式会对猪造成很大的应激,使得猪频繁向栏杆、墙面及地面剐蹭身体,对传感器的破坏较大,且捆绑处经常出现磨破皮的情况,这不仅影响猪的正常生活,也无法达到理想的试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为现有的传感器技术提供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硬件装置,其安装传感器牢固,不容易掉落,且不会对猪造成不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颈部绑定带、背部过渡带、腹部覆盖件、身部绑定带和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容置袋,容置袋固定在背部过渡带上;所述腹部覆盖件为三明治网布层,颈部绑定带分别穿过背部过渡带的前端部和所述腹部覆盖件的前端部,颈部绑定带设置有日字扣,以使其长度可调节设置;身部绑定带包括插扣、分别连接所述腹部覆盖件的后端部的左绑定带和右绑定带,左绑定带的中部与背部过渡带连接,左绑定带和右绑定带之间通过所述插扣可分离地连接,左绑定带和右绑定带分别设置有日字扣,以使其各自长度可调节设置。
其中,所述容置袋内设置有海绵层。
其中,所述腹部覆盖件的厚度为5毫米。
其中,所述容置袋包括共同围成腔体的袋本体和袋盖,袋盖的一侧与所述袋本体铰接,袋盖的另一侧与所述袋本体可分离地卡接。
其中,所述腹部覆盖件呈工字型。
其中,所述容置袋为塑胶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及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关节炎康复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