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及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3077.8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5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姜斌;龙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回收 系统 及其 浆料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及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架体及至少两个沿装置架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布置并位于装置架体之顶部的导流结构,装置架体开设有在其厚度方向相隔开的第一回收腔及第二回收腔,第一回收腔向上贯穿装置架体之顶部的位于两导流结构之间的部位以形成第一回料口,第二回收腔向上贯穿装置架体之顶部并形成第二回料口,导流结构伸至第二回料口,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浆料分离回收装置能对涂布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分开回收。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及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有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重量体积密度和容量体积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越来越多的锂离子电池采用铝塑包装壳体。采用铝塑包装的电池,由于其壳体不导电,因而需要采用极耳将电池内部的正极、负极与外界连接。其中,极耳一般由极耳胶和金属带热压复合而成的,正极和负极一般各包括集流体和分布于集流体上的膜片,膜片是通过将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在溶剂中混合均匀制成的浆料通过涂布装置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并经烘干制得。为了方便加工和提高加工效率,目前将浆料涂布至集流体和将极耳胶涂布至金属带是同步进行的,所以用浆料对集流体涂布后和用极耳胶对金属带涂布后,涂布时所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一同收集至同一回收装置中,因而产生不能回收的废料。
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对涂布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分开回收的浆料分离回收装置及其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对涂布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分开回收的浆料分离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涂布剩余的极耳胶和浆料分开回收的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浆料分离回收装置,适用于对锂电池涂布后的浆料分离回收,浆料分离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架体及至少两个沿所述装置架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布置并位于所述装置架体之顶部的导流结构,所述装置架体开设有在其厚度方向相隔开的第一回收腔及第二回收腔,所述第一回收腔向上贯穿所述装置架体之顶部的位于两所述导流结构之间的部位以形成第一回料口,所述第二回收腔向上贯穿所述装置架体之顶部并形成第二回料口,所述导流结构伸至所述第二回料口。
较佳地,所述导流结构上下倾斜布置,所述导流结构的下端伸至所述第二回料口,所述第一回收腔及第二回收腔各沿所述装置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回收腔及第二回收腔两者的腔底各呈上下倾斜布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回收腔之腔底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回收腔之腔底的倾斜方向相反。
较佳地,所述装置架体还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收腔之腔底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回收腔之腔底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回收腔之腔底的最低处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回收腔之腔底的最低处连通。
较佳地,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二回料口相通的导流通道。
较佳地,所述导流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装置架体的顶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涂布回收系统包括涂布模头、浆料分离回收装置、导流板体、浆料供料装置和极耳胶供料装置,所述涂布模头上设有涂布单元,所述涂布单元包括浆料出口和位于所述浆料出口两侧外的胶料出口,所述浆料出口与所述浆料供料装置连通,所述胶料出口与所述极耳胶供料装置连通,所述导流板体位于所述浆料出口的正下方,且所述导流板体的上端伸入所述浆料出口内,所述导流板体安装于所述装置架体或所述涂布模头处,所述导流板体的下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料口中,所述胶料出口位于所述导流结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切断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穿戴式猪只行为信息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