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检测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2756.3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G01M15/02;G01M1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曹静 |
| 地址: | 24108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检测 曲轴 轴向 间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检测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主气缸、连接座、升降架、横梁框架、左平板、右平板、左机架、右机架、测扭矩驱动系统、轴向间隙检测系统、副气缸和可变夹紧机构;通过采集发动机曲轴与曲轴盖内轴瓦的配合后的扭矩‑转角曲线来判断配合间隙是否符合标准;通过曲轴轴向间隙检测,保证曲轴轴向窜动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影响活塞往复运动的气密性和平顺性,保证了燃烧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离合器的虚伪量和发动机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检测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大势所趋,为促进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改善环境质量,国家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相比国五标准,国六标准对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要求都更为严格。
国六汽车排放标准相比现行国五标准,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可达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总体上能够达到8%至12%的排放削减率;在用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可下降4.6%,颗粒物下降9.1%。
为降低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满足法规要求,现有的发动机有的采用汽油或柴油缸内直喷技术、有的采用多点电喷技术,目的是提高汽油或者柴油的雾化率,提高燃烧效率,保证汽油或者柴油的充分燃烧,降低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有的发动机采用EGR系统,对尾气再循环燃烧,降低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有的采用优化三元催化器的方式来改善尾气的排放。
针对国六汽车排放标准,对发动机的机械机构部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保证每个缸对应燃烧室内的燃烧时的热膨胀系数近似,保证燃烧的充分性,必须保证活塞往复运动的气密性和平顺性,但是曲轴的轴向窜动带着连杆偏移,从而直接影响活塞往复运动的气密性和平顺性。
在实际加工品控过程中,需要获得每台发动机装上曲轴盖后曲轴与曲轴盖内的轴瓦之间的配合紧密度,即曲轴与曲轴盖内轴瓦的装配误差是不是在许可范围内;另外曲轴装配后的轴向间隙,即轴向窜动量直接影响到活塞往复运动的气密性和平顺性,也影响离合器的虚伪量,而且会带来发动机的不必要的振动,所以曲轴与缸体装配后需要检测装配间隙和轴向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通过采集发动机曲轴与曲轴盖内轴瓦的配合后的扭矩-转角曲线来判断配合间隙是否符合标准;通过曲轴轴向间隙检测,保证曲轴轴向窜动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影响活塞往复运动的气密性和平顺性,保证了燃烧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离合器的虚伪量和发动机的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检测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主气缸、连接座、升降架、横梁框架、左平板、右平板、左机架、右机架、测扭矩驱动系统、轴向间隙检测系统、副气缸和可变夹紧机构;
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立柱正面设有档条,档条之间设有导轨一;
所述主气缸的缸体下端与底座紧固连接,主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座紧固连接,连接座与升降架紧固连接;
所述升降架背面设有滑块一,且滑块一与导轨一滑动连接;
所述横梁框架上端焊接上封板,且上封板与升降架紧固连接,横梁框架下端一侧焊接下封板一,下端另一侧焊接下封板二;所述下封板一上设有导轨二,所述下封板二上设有导轨三;
所述左平板上设有滑块二,所述右平板上设有滑块三,且滑块二与导轨二滑动连接,滑块三与导轨三滑动连接;
所述左机架与左平板下端紧固连接,所述右机架与右平板下端紧固连接;
所述测扭矩驱动系统与右机架连接,所述轴向间隙检测系统与左机架连接;所述副气缸的缸体与右机架紧固连接,所述副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左机架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2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自动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