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2046.0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马相;石安仁;罗斌;李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E04B5/38;E04B1/82;E04B1/7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构造 复合型 叠合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层、复合层及上部现浇层;复合层包括双向肋格和生态材料块,双向肋格设置在预制底板层的上表面;双向肋格包括若干个纵肋结构和若干个横肋结构,纵肋结构和横肋结构之间交错布置形成矩形肋格;生态材料块填充设置在矩形肋格内;上部现浇层设置双向肋格和生态材料块的上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层内设置双向肋格,提高了叠合楼板的刚度及整体性,满足其在大跨度领域的应用;通过在复合层内采用生态材料块,生态材料块为轻质材料,极大的减轻了复合层的重量,同时降低了叠合楼板的自重,提高了叠合楼板的抗震性能;满足了隔音、降噪及保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缓慢,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传统粗放手工业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建筑物能耗量在社会的总能耗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建造更经济实惠、安全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提高我国建造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筑技术改革刻不容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及住宅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通常用的叠合楼盖,所用的材料也为传统混凝土材料,为实心结构自重大,适用跨度范围小,安装过程需要较重型起重设备且不具备保温隔热降噪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叠合楼板自重大,跨度较长时,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向肋格构造的复合型叠合楼板,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预制底板层、复合层及上部现浇层;复合层包括双向肋格和生态材料块,双向肋格设置在预制底板层的上表面;双向肋格包括若干个纵肋结构和若干个横肋结构,纵肋结构和横肋结构之间交错布置形成矩形肋格;生态材料块填充设置在矩形肋格内;上部现浇层设置双向肋格和生态材料块的上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钢筋桁架,钢筋桁架设置在双向肋格内,钢筋桁架的下端与预制底板层连接,钢筋桁架的上端穿过双向肋格与上部现浇层连接。
进一步的,生态材料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块、植物纤维生土基材料块、再生EPD轻骨料混凝土和棉花秸秆加筋材料块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底板钢筋网设置在底板混凝土内;底板钢筋网包括按预设间距平行设置的横向分布筋和纵向分布筋,底板混凝土采用细石混凝土。
进一步的,生态材料块的高度大于双向肋格的高度。
进一步的,生态材料块与双向肋格之间的高度差为30-50mm。
进一步的,纵肋结构中最外侧两个纵肋结构分布设置在预制底板层的上表面两侧,最外侧的纵肋结构的宽度为中间设置的纵肋结构宽度的1/2-1/3
进一步的,外纵肋的外侧上边角处设置矩形缺口;相邻叠合楼板拼缝处,两个相邻纵肋结构上的矩形缺口形成矩形齿槽。
进一步的,纵肋结构上的矩形缺口的边长为50×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2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导风板的固定架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斜销拉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