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1502.X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3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坤鹏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高度 调节 固定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技术方案是,针灸针定位管下部的外壁上自下而上依次套装固定有水平相间布置的落灰承接板和艾柱支撑板,落灰承接板下方外侧设置有与针灸针定位管固定在一起的三角形支撑架,外齿套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腿对针灸针定位管进行支撑,艾柱置于艾柱支撑板上,有效防止了针灸针针身承受艾柱压力导致压弯的问题;同时也可通过角度调节,调整艾绒或者艾柱离患者皮肤的距离,防止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针灸高度调节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华人民的瑰宝,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于2010年11月16日成功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散寒邪、活血逐痹、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温针灸,是一种将针灸针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艾灸的温热效果不仅作用于穴位局部皮肤而且通过针灸针传递至穴位深层,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多种疾病。例如,治疗感冒(风寒证),可在大椎穴、外关穴行温针灸;治疗腰痛(瘀血证),可在肾俞、大肠俞、膈俞、阿是穴行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足太阳经型),可在腰夹脊、环跳穴、秩边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行温针灸;治疗眩晕(痰湿中阻证),可在中脘穴、内关穴行温针灸;治疗贫血(脾肾阳虚证)可在脾俞、心俞、肾俞、膈俞、气海穴行温针灸;治疗胃下垂(气血亏虚证),可在脾俞、胃俞、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行温针灸;治疗痛经(肾气亏虚证),可在中极穴、肾俞、十七椎、次髎穴行温针灸;治疗肘劳(瘀血证),可在曲池穴、膈俞穴行温针灸;治疗泄泻(脾胃虚弱证),可在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行温针灸。
目前,温针灸主要有两种操作方式。第一种:给穴位消毒,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得气指的是针刺之后,局部产生的或酸或麻或胀或沉或紧的感觉),将艾绒搓团捻裹在针柄上从下端点燃;第二种:给穴位消毒,针灸针直刺进针得气后,用医用棉签没有棉花的一端将直径和高均为2cm左右的艾柱的中心钻一个1.0cm左右长的小孔,将其套在针灸针的针柄上从下端点燃。无论哪种方式,都存在以下问题:1.在治疗过程中,艾绒或者艾柱的灰烬会掉落到患者的皮肤上,容易烫伤,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艾绒或者艾柱自身的重力,针灸针容易弯针,又会造成三个问题:①艾绒或者艾柱离患者皮肤的距离比预先设置的距离要近,容易烫伤;②艾绒或者艾柱脱落,直接掉到患者的皮肤上,造成烫伤;③针灸针力线的方向发生变化,使患者疼痛,影响治疗效果;3.患者一旦觉得过热或者疼痛不适,就需要马上调整,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量:①退针:将针灸针稍往外拔,由于杠杆原理(进针点为支点)针灸针更容易弯,出现问题2及后续问题,而且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针灸针的针身及针柄都具有一定的温度,为了防止医务人员烫伤,不能直接用手去退针,需要借助镊子用一只手夹住针身或者针柄,另一手用棉签按压皮肤进针处往外退针,在这一过程中,稍有抖动,艾绒或者艾柱的灰烬就会掉落,造成患者、医务人员烫伤;②过早结束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周期,加重病人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当然,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过早结束治疗”,出现医疗纠纷。对于灰烬掉落,临床中正在使用的解决办法是:在患者皮肤局部加纸片,可想而知,灰烬的掉落很可能会引燃纸片,同样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纸片会阻挡艾灸对患者局部穴位温热作用的传导,使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又浪费医疗资源。对于针灸针弯针的问题以及其所造成的后续问题,目前没有解决办法,因为针灸针本身的结构(针身很细,常用的有直径0.25mm和直径0.35mm),针柄上一旦加上物体就容易弯针,物体越重,就越容易弯针,为了达到治疗效果艾绒或者艾柱往往是有一定重量的。而且不可能通过增加针刺的深度来提高艾绒或者艾柱的稳定性以及解决弯针问题,因为针刺得气是起效的基础,得气与针刺深度没有明确关系,增加针刺深度,还会增加烫伤风险。因此,温针灸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坤鹏,未经杨坤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1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排烟装置
- 下一篇:安全带锁舌、安全带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