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1130.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青;宋庆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芯 储液 壳体 电连接组件 体内 电解液 机械性能 方形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部 吸液功能 支撑作用 注液效率 非接触 上表面 下表面 填充 电池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卷芯、电解液和电连接组件,所述卷芯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一端设有电连接组件,且卷芯底部与壳体内底部为非接触设置,所述壳体内还包括设置于卷芯底部与壳体内底部之间间隙的具有吸涨功能的储液膜,所述储液膜的上表面与卷芯的底部相对,所述储液膜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内底部相对。储液膜可以填充卷芯和壳体的间隙,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电池的机械性能。储液膜具有吸液功能,可以将壳体底部的电解液传输给卷芯,有利于提高注液效率。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方形铝壳电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池,目前电芯在装配时,往往卷芯和壳体底部都有一定的间隙,这不仅影响电芯的机械性能,而且不利用注液。这给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这些也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卷芯、电解液和电连接组件,所述卷芯设置于壳体内部,且一端设有电连接组件,且卷芯底部与壳体内底部为非接触设置,所述壳体内还包括设置于卷芯底部与壳体内底部之间间隙的具有吸涨功能的储液膜,所述储液膜的上表面与卷芯的底部相对,所述储液膜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内底部相对。
优选的,所述储液膜的厚度比卷芯和壳体内底部的空隙小0.1-1mm。
优选的,所述储液膜的长度小于壳体内底部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储液膜的材质为丙烯腈多元共聚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储液膜可以填充卷芯和壳体的间隙,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电池的机械性能。
2、储液膜具有吸液功能,可以将壳体底部的电解液传输给卷芯,有利于提高注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卷芯、201电连接组件、3电解液、4储液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卷芯2、电解液3和电连接组件201,所述卷芯2设置于壳体1内部,且一端设有电连接组件201,且卷芯2底部与壳体1内底部为非接触设置,所述壳体1内还包括设置于卷芯2底部与壳体1内底部之间间隙的具有吸涨功能的储液膜4,所述储液膜4的上表面与卷芯2的底部相对,所述储液膜4的下表面与壳体1的内底部相对。所述储液膜4的厚度比卷芯2和壳体1内底部的空隙小0.1-1mm。所述储液膜4的长度小于壳体1内底部的长度。所述储液膜4的材质为丙烯腈多元共聚物。
储液膜4可以填充卷芯2和壳体1的间隙,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电池的机械性能。储液膜4具有吸液功能,可以将壳体1底部的电解液3传输给卷芯2,有利于提高注液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1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