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涡流式热风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30762.5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章雪涛;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德沃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杭君 |
| 地址: | 3132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涡流 热风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涡流式热风炉,属于流体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热损耗大等问题。本电磁涡流式热风炉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磁加热式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结构包括若干横向设于箱体一相对两侧上的供加热电缆穿设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电缆套管,该若干电缆套管呈由上至下并排设置等。本电磁涡流式热风炉的优点在于:罐体内侧贯通设置若干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电缆套管,将单根加热电缆来回穿设入两根相对的电缆套管内以形成多个圈形的线圈结构,通电后通过形成的电磁涡流来加热罐体的液体,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电磁涡流加热的损失很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涡流式热风炉。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是根据电磁涡流原理,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制热方式是通过将电流线圈呈螺旋形绕制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筒状或管状部件的周向外侧,而将待加热的物质放入该筒状或管状部件内,由于电流线圈是外置式、且电流线圈外不能包覆保温层,这是因为若包覆了保温层,会导致电流线圈因不能散热引起温度升高,这样可能发生使电流线圈的外皮熔化或燃烧起来,发生安全隐患,所以涡流产生的热量会有相当一部分白白损失掉,这样制热效果也差,为了提高制热效果,即为了提高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大小,只能通过增加电流线圈中的导线的横截面,因此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都为横截面大的粗导线,而由于导线的加粗必然导致电阻的变小,而电阻的大小与涡流产生的热量的大小成正比的关系。
目前,现有生产热风的装置多是以煤为燃料,将介质加热后利用鼓风机将热风带出。这种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热效率低,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为此人们选用电磁发热的热风炉,但现有的采用电磁加热的热风炉中的电磁加热设备采用电流线圈缠绕于导磁体的外侧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公开了电磁加热热风炉[申请号:CN201821203077.9],包括炉体,炉体的前端设有出风口,炉体的后端设有进风口,炉体外面设有绝缘层,绝缘层外面缠绕有高温高频导线,炉体内设有若干圈铜散热片,每圈都包括若干个铜散热片,每个铜散热片的外端都焊接在炉体内壁上,每个铜散热片的内端都朝向炉体圆心。位于同一圈的相邻散热片之间留有间隙,相邻圈的散热片之间也留有间隙等,存在热损耗严重,热效率利用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解决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热损耗大、热利用率低的问题的的电磁涡流式热风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涡流式热风炉,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磁加热式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结构包括若干横向设于箱体一相对两侧上的供加热电缆穿设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电缆套管,该若干电缆套管呈由上至下并排设置,至少一根独立的加热电缆多次穿过所有电缆套管中的任意两个内的管腔以形成多个圈形的线圈结构。
优选地,电缆套管为散热用的稽片管。
优选地,电缆套管设置于箱体上的开口端上。
优选地,箱体上的开口端密封连通有引风罩,引风罩上靠近箱体一端横截面大、远离箱体一端横截面小。
优选地,电缆套管的数量为偶数;述的加热电缆为多股细导电线绞制而成;所有穿设于电缆套管的加热电缆在通电时,电流流入每由加热电缆卷制成的线圈结构的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有电缆套管中任一相邻的一对上的管腔之间都由单根加热电缆绕制成多个圈形。
优选地,加热电缆同时绕制在两个电缆套管上的线圈匝数至少为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磁涡流式热风炉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德沃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德沃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0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子
- 下一篇:一种脂肪快速提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