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刀刃部加强结构及斩切两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0198.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乐精细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9/00 | 分类号: | B26B9/00;B26B9/02;B26B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刀刃 加强 结构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陶瓷刀刃部加强结构,包括刀身,所述刀身包括两个刀面,所述刀身的一边为刀背,另一边连接有刀刃,其关键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刀面设有加强条,该加强条靠近所述刀刃并沿其走向设置,该加强条固定在所述刀面上,该加强条与所述刀刃形成加强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斩切两用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加强条,能够提高刃部的强度,从而使形成的加强刃满足砍切硬质食材的要求,同时不必增加刀身厚度,整个刀体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刀刃部加强结构及斩切两用刀。
背景技术
刀具是必备的餐厨用具。传统刀具的刀身一般使用钢铁材料锻造或冲压而成,然后经磨削加工形成刃口。刀身的刀面一般为平面。用于带骨食材砍、剁的刀具,其刀身一般较厚,既是为了提高刀体结构强度以应对砍切时刀体受力较大的问题,又能增加刀体重量,使得砍削动作依靠刀具自重较容易完成。然而钢制刀具存在发生锈蚀的问题,同时可能与食材发生反应,导致食物味道发生改变。陶瓷刀具因为其材料的化学惰性,不发生锈蚀、不与食材反应,且质轻易于使用等优点,因而逐渐得到应用。目前,用于常规切削的陶瓷刀已经较为成熟。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钢铁材料不同,陶瓷材料硬而脆,常规陶瓷刀在用于砍切硬质食材时,具有较大地崩裂风险,且砍切力量不足,非常费力。按照制造钢制砍切刀具的思路,应该将陶瓷刀的刀身增厚、刀体增重,以提高其强度和增加自重。然而,要达到同样的强度和重量,陶瓷刀刀身将比钢制刀刀身更厚,一方面制造不便、耗费材料、增大成本,另一方面操作也不便,牺牲了陶瓷刀轻质易用的优点。因此,需要改变常规陶瓷刀的结构以设计一种适用于砍切使用的陶瓷砍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刀刃部加强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瓷刀刃部加强结构,包括刀身,所述刀身包括两个刀面,所述刀身的一边为刀背,另一边连接有刀刃,其关键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刀面设有加强条,该加强条靠近所述刀刃并沿其走向设置,该加强条固定在所述刀面上,该加强条与所述刀刃形成加强刃。
采用以上设计,通过设置加强条,能够提高刃部的强度,从而使形成的加强刃满足砍切硬质食材的要求,同时不必增加刀身厚度,整个刀体重量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加强刃包括渐宽部和收窄部,所述渐宽部的较窄边与所述刀身相连,所述渐宽部的较窄边与所述刀身的厚度相等,所述渐宽部的较宽边与所述收窄部的较宽边相连,所述收窄部的两侧面逐渐收缩以形成刃口。
采用以上设计,加强刃为一个整体,设置渐宽部和收窄部,既使得刃部加厚,又与刀面实现过渡,有利于提高刃部力学性能,利于砍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渐宽部与所述收窄部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采用以上设计,使得加强刃的侧面为平滑面,便于切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加强刃的侧面包括内凹弧面段、外凸弧面段、弧面收缩段和直线收缩段,所述内凹弧面段、外凸弧面段、弧面收缩段和直线收缩段从所述刀身到刃口方向依次切向连接;
其中所述内凹弧面段和外凸弧面段相连以形成所述渐宽部的侧面,所述弧面收缩段和直线收缩段相连形成所述收窄部的侧面。
采用以上设计,使得加强刃以及其与刀身之间的连接处均不出现应力集中,保证其力学性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加强刃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内凹弧面段、外凸弧面段、弧面收缩段和直线收缩段,两个所述直线收缩段之间的夹角为60°。
采用以上设计,使得加强刃的两侧均设置加强条,进一步提高加强刃的强度,60°的切削角便于砍切使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刀身的厚度为1.8-2.0mm,所述加强刃的最大厚度为2.5-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乐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派乐精细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0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