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6165.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兵;任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通海瑞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3/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七路996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rs485 rs232 串口 通讯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主要解决现有RS485和RS232复用电路成本较高、资源占用灵活度不高、开发周期长的问题。该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包括隔离单元、RS232单元、RS485单元、信号切换单元和通信端口;CPU的UART单元的TX、RX信号经隔离单元将TX、RX信号隔离得到TXO、RXI;RS232单元和RS485单元共用TXO、RXI信号,经过RS232单元和RS485单元的信号输入至信号切换单元,所述信号切换单元配置输出RS232信号或RS485信号到通信端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口通讯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RS485和RS232是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其应用十分广泛。RS232通信距离短,支持全双工一对一通信;RS485通信距离远,支持半双工一对多或多对多通信。动环监控主机FSU上应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比较广泛,机房设备大多数主要支持RS485通信,偶尔会有个别设备支持RS232通信,所以对于动环主机的串行通信接口需要同时考虑RS232和RS485。但是主控设备上的串口数量有限,需要考虑RS485和RS232复用。目前通过以下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一是使用传统的普通光耦直接隔离,但是普通光耦直接隔离通信波特率9600bps,不能调到更高的波特率;二是使用磁隔离或者高速光耦,但是此种方式成本较高;三是RS232和RS485使用单独的串口,但是此种方式资源占用灵活度不高;四是使用专用的隔离收发模块,使用光耦固态继电器切换通信方式实现复用,但是此种方式成本高、软件工作量大、开发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RS485和RS232复用电路成本较高、资源占用灵活度不高、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该串口通讯电路为一种低成本可靠的隔离通信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隔离的RS485和RS232复用的串口通讯电路,包括隔离单元、RS232单元、RS485单元、信号切换单元和通信端口;CPU的UART单元的TX、RX信号经隔离单元将TX、RX信号隔离得到TXO、RXI;RS232单元和RS485单元共用TXO、RXI信号,经过RS232单元和RS485单元的信号输入至信号切换单元,所述信号切换单元配置输出RS232信号或RS485信号到通信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单元包括TX信号隔离模块和RX信号隔离模块;所述TX信号隔离模块包括光耦U1、电阻R2、电阻R8、三极管Q1、电容C4、电阻R5和电阻R1;所述光耦U1的输入端正极通过电阻R2与电压VCC连接,输入端负极与CPU的UART单元连接,输出端集电极与电压VDD连接,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RS232单元的发送输入端、RS485单元的发送输入端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光耦U1的输出端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并联在电阻R5的两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压VDD连接;所述RX信号隔离模块包括光耦U3、电阻R13、电阻R19、三极管Q3、电容C7、电阻R16和电阻R11;所述光耦U3的输入端正极通过电阻R13与电压VDD连接,输入端负极分别与RS232单元的接收输出端、RS485单元的接收输出端连接,输出端集电极与电压VCC连接,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R16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CPU的UART单元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光耦U3的输出端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并联在电阻R16的两端,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压VC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TX信号隔离模块还包括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通海瑞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通海瑞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6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智能矿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有RJG压力传感器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