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982.9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李荣军;侯振峰;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2 | 分类号: | H02B1/32;E04D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配电箱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它包括矩形框、立柱、两根横杆和至少两根加强杆;所述矩形框上钻有四个孔,矩形框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立柱,所述两根横杆平行放置,矩形框底部的四根立柱设于两根横杆上,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杆。本实用新型集中加工集中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防止配电箱左右倾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屋面配电箱无法固定安装时,先浇筑混凝土基础,然后在混凝土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传统型屋面配电箱安装方式需要混凝土基础,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设计在很多情况下只预留风机等大型设备基础,不预留配电箱安装的混凝土基础;同时,在屋面直接固定配电箱一般需要用到膨胀螺栓,膨胀螺栓可能会破坏防水和保温造成隐患,最后如果后置混凝土基础,则必须在防水前布置钢筋,等屋面防水保温面层都完成后再浇筑混凝土基础,效率低下,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简单易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框、立柱、两根横杆和至少两根加强杆;所述矩形框上钻有四个孔,矩形框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立柱,所述两根横杆平行放置,矩形框底部的四根立柱设于两根横杆上,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杆。
所述的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立柱、横杆和加强杆均采用槽钢。
所述的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两端的长度分别比矩形框的长度至少长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可以在加工房完成后搬运到现场,等屋面完成面层后即可安装,集中加工集中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防止配电箱左右倾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屋面配电箱安装装置,它包括矩形框1、立柱2、两根横杆3和至少两根加强杆4;所述矩形框上钻有四个孔5,矩形框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立柱,所述两根横杆平行放置,矩形框底部的四根立柱设于两根横杆上,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立柱、横杆和加强杆均采用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两端的长度分别比矩形框的长度至少长50cm。
实施例2:
根据配电箱的尺寸,首先将切割完成的10#槽钢扣放焊接组成矩形底座,并钻4个φ14的孔;而后根据安装高度将切割4段8#槽钢,再将这些8#槽钢分别焊接在矩形底座的4个角组成底座的立柱;然后再切割4段(俩长俩短)10#槽钢,将两根长的10#槽钢仰放,把底座的4个立柱放在这两根槽钢的槽里,使底座的短边顺着长的10#槽钢放(仰放的槽钢两端至少长于底座短边50cm),调整好水平度和垂直度后进行焊接,接着将两根短的10#槽钢仰放分别焊接在两根长的10#槽钢外侧中间;最后将整个装置放在配电箱安装的位置,并将配电箱用4个螺栓锁在底座的孔洞上完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头插入后通电拔出前断电的直流插座
- 下一篇:一种工程力学的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