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24110.0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5 |
| 代理公司: | 武汉信合红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4 | 代理人: | 蒋明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避光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包括避光输液滴斗筒体、检测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处于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内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透明玻璃管,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底端设置有阻液膜,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所述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滴斗盖;通过设计了安装在避光输液滴斗筒体内部的浮漂、连接杆、阻液膜和透明玻璃管便于对该装置中的液体量进行观察,防止液体打空所带来得不必要麻烦,当液位上升,通过浮漂带动连接杆上升,利用连接杆外表面的刻度来观察液体量,同时设计的透明玻璃管来对该处形成密封状态,避免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临床上有许多光敏性药物在通过输液管路输注入人体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光的照射而产生分解、氧化等光敏反应,一方面造成药效的丢失,另一方面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危害患者健康,因此避光输液器被临床广泛使用。
然而市面上出现的新型避光输液器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41633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避光输液器,其虽然解决了不需要更换输液器,也不需要临时寻找遮光材料制作遮光罩,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的问题,但仍未解决现有的避光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液器的避光层颜色较深,不利于病人观看液体,从而更容易使液体打空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避光输液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液器的避光层颜色较深,不利于病人观看液体,从而更容易使液体打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避光输液器,包括避光输液滴斗筒体、检测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处于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内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透明玻璃管,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底端设置有阻液膜,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所述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滴斗盖,且所述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器壳体,所述滴斗盖的顶端设置有穿刺器,且所述滴斗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墨菲斯排气孔,所述穿刺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穿刺器保护壳,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端这还有避光输液软管,且所述避光输液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流速调节器,所述流速调节器的另一端设置有静脉输液针。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处于避光输液滴斗筒体的底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器壳体,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底端卡合连接与避光输液滴斗筒体,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药液过滤膜。
优选的,所述穿刺器的底端通过避光输液软管连接与滴斗盖,所述过滤器壳体通过避光输液软管连接与流速调节器,所述流速调节器通过避光输液软管连接与静脉输液针。
优选的,所述所述避光输液滴斗筒体与三段避光输液软管均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均有透明层和避光层组成,所述透光层为内层,所述避光层为外层。
优选的,所述流速调节器由转动轮和基座组成,所述转动轮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孔A,所述避光输液软管贯穿于基座。
优选的,所述滴斗盖的上表面一端开设有孔洞A,所述滴斗盖的上表面另一端开设有孔洞B。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形状为中空圆柱体,所述透明玻璃管的底端与滴斗盖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阻液膜的中端开设有圆孔B,所述连接杆贯穿于阻液膜,且所述连接杆与阻液膜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阻液膜为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由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层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4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