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硅投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3604.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悦;丁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提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贾传美;赵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硅投切装置,包括:U1、U2两个MOC3081M,U1的1引脚接COM端,接收触发信号正极,U1的6引脚接G1、电阻R25、电阻R19,电阻R25的另一端接K1;U2和U1串联,U2的1引脚接U1的2引脚、2引脚接KA端,接收触发信号负极,U2的6引脚接U1的4引脚、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18,U2的4引脚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G2、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接K2;K1和K2为可控硅的输入与输出端,G1、G2接可控硅的G极,电路简单,投切灵活,成本低,比传统的接触器投切电路具有更久的寿命,对电网干扰也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可控硅调节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硅投切装置。
背景技术
可控硅投切装置广泛用于电能质量行业,主要用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通过过零检测功能实现在电网和补偿装置(电力电容器、电力电抗器等)两端压差极低时(过零点),将补偿装置投入电网,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同时也能有效保护补偿装置。
现有的可控硅投切装置多采用较复杂的过零检测电路来达到实时投切补偿装置的功能,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维护人员要求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硅投切装置,包括:U1、U2两个MOC3081M,U1的1引脚接COM端,接收触发信号正极,U1的6引脚接G1、电阻R25、电阻R19,电阻R25的另一端接K1;U2和U1串联,U2的1引脚接U1的2引脚、2引脚接KA端,接收触发信号负极,U2的6引脚接U1的4引脚、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18,U2的4引脚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G2、电阻R24,电阻R24的另一端接K2;K1和K2为可控硅的输入与输出端,G1、G2接可控硅的G极。
优选的,还包括电阻R7,COM端经电阻R1接U1的1引脚。
优选的,还包括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阳极接COM端、阴极接电阻R7。
优选的,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接D5阴极、阴极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接KA端。
优选的,还包括二极管D11,其阳极接K1端、阴极接G1端。
优选的,还包括二极管D10,其阳极接K2端、阴极接G2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装置电路简单,投切灵活,成本低,比传统的接触器投切电路具有更久的寿命,对电网干扰也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MOC3081M的引脚电路图;
图3为K1-K2两端电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MOC3081M其内部带有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典型检测过零电压范围为12V,即4引脚和6引脚间电压小于12V时,且1引脚、2引脚间有控制电压,则电路开通;超出此电压范围时,即使1引脚、2引脚间有控制电压,电路也不会开通。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U1、U2两个MOC3081M,U2和U1串联,单个MOC3081M器件输出端(4-6脚)耐压为800Vpeak,2个MOC3081M串联,耐压值高达1600Vpeak,提高装置的耐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提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提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3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