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装饰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2864.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7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22 | 分类号: | E04F13/22;E04F13/24;E04F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装饰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装饰板组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墙体装饰板的安装过程对于墙体装饰板的内在强度要求较高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将墙体装饰板插裂的问题。该墙体装饰板包括墙体装饰板、插接件和卡挂件,墙体装饰板包括装饰面板和多块背板,背板设置于装饰面板的背面,相邻的两块背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隙,在第一卡接空隙两侧,装饰面板与背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接空隙,第一卡接空隙与第二卡接空隙连通构成卡装插槽;卡挂件包括固定板和卡挂部,固定板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插接件一端与卡挂部配合卡挂,另一端插接于卡装插槽内。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墙体装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装饰板组件。
背景技术
墙体装饰板的安装是室内装修中常见的环节。现有墙体装饰板的安装过程采用“工”字型压条安装墙体装饰板或采用粘结剂将墙体装饰板粘贴在墙体表面。当采用“工”字型压条安装墙体装饰板时,会导致安装后的墙体装饰板边缘有压条外露,不适用于要求墙体装饰板表面没有安装条外露的场合;当采用粘结剂将墙体装饰板粘贴在墙体表面时,粘结剂需要现场用水搅拌制备,不仅受环境温度的限制,而且易造成现场搅拌粉尘污染。另外,当墙体装饰板需要换新或破损更换时,拆除墙体装饰板需要清除背面的粘结剂,人力成本较高,更换难度较大;另外,当内层墙体表面为石膏板时,更换墙体装饰板还容易导致内层石膏板的破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装饰板的安装过程,该安装过程在墙体装饰板的背面开槽内嵌安装构件或打螺钉固定安装构件,通过安装构件与墙体固定连接。这种安装方式,使得墙体装饰板的厚度方向上靠近墙体的部份负荷了整个墙体装饰板向前倾倒的力,因此对于墙体装饰板的内在强度要求较高。而且,在墙体装饰板的背面开槽内嵌安装构件或打螺钉固定安装构件时,容易将墙体装饰板插裂,尤其是,对于石膏板等内在材质较酥脆的墙体装饰板基本无法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装饰板组件,解决了现有墙体装饰板的安装过程对于墙体装饰板的内在强度要求较高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将墙体装饰板插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装饰板组件,包括墙体装饰板、插接件和卡挂件,所述墙体装饰板包括装饰面板和多块背板,所述背板平行固定设置于所述装饰面板的背面,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接空隙,在所述第一卡接空隙两侧,所述装饰面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第二卡接空隙,所述第一卡接空隙与所述第二卡接空隙连通构成卡装插槽;所述卡挂件包括固定板和卡挂部,所述卡挂部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形成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且与所述固定板垂直,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插接件一端与所述卡挂部配合卡挂,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卡装插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朝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插接件包括插接件本体和位于所述插接件本体的一端相对两侧的翼板,所述插接件本体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接空隙内,两个所述翼板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卡接空隙内。
可选的,所述插接件为型材插接件,所述插接件本体包括支撑体和卡板,所述翼板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一端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板形成于所述支撑体远离所述翼板的顶面,且沿所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体的顶面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卡挂部配合卡挂。
可选的,所述卡板的长度L2与所述插接件本体的长度L1相等。
可选的,所述插接件为折弯插接件,所述插接件本体的一侧沿所述插接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内凹,以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卡挂部配合卡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2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