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21902.2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杰;许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朱云龙 |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材 加工 高效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海绵垫,所述加热箱的上方设置有夹具块,所述夹具块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丝杆。该装置设计合理,自动风干的操作也有效的对钢铁进行处理操作方便工人进行操作,螺纹杆与固定块的设置便于转动后来调节夹具块,从而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钢材,适用范围广,滑动槽的设置有效的限制限位杆在丝杆的转动下不会发生位移,从而在预设的路线运动,整体设计人性化,操作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材的加工有塑性加工和机械切削加工两种常见的加工类型,金属塑性加工又分为轧,锻,挤压,拉拔,冲压等工艺类型,既改变了形状,又显著改善了金属的综合性能.金属的机械加工,如车、铣、镗、刨、等主要改变了金属的形状,通过热处理可获得某一目标性能。在加工中需使用淬火的技术,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从而达到了所需的效果。
但是,由于淬火需进行加热、保温、冷却3个阶段,由于三个阶段的过程中需进行转换,转换中则会耽误时间降低工作的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材加工的高效淬火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置有吸水海绵垫,所述加热箱的上方设置有夹具块,所述夹具块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高度与限位杆的高度相同,所述滑动槽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装置主体的内侧,两个所述滑动槽通过限位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套对应限位杆处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内径与限位杆的外径大小相适配,所述旋转套旋转连接限位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旋转套的两外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装置主体另一端连接固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对应丝杆处开设有小孔,所述限位杆螺纹连接丝杆,所述限位杆通过丝杆滑动连接滑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与夹具块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伸缩杆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柱中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一个连接柱,一个所述连接柱通过固定块螺纹连接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海绵垫的上方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所述吸水海绵垫为一种长方形吸水海棉材质的构件,所述吸水海绵垫胶合连接装置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企业项目管理考核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G云的地铁盾构施工沉降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