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20564.0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台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真空 断路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灭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若干底座,底座上均安装有绝缘瓷柱,绝缘瓷柱的顶部均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外侧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控制箱内安装有缓冲器,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光电控制器,控制箱内设置有若干电容器,控制箱的顶部安装有绝缘支撑柱,绝缘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导电层,绝缘支撑柱内的底端安装有超行程弹簧,超行程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放电推杆,绝缘支撑柱内的顶端设置有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压电容器,绝缘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顶座上设置有上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灭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在西北建设第一条750 kV的超高压线路,为今后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线路打下基础,并且其设备将以采用我国已有能力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为主,目前,在断路器方面,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是努力发展高压与超高压真空断路器,逐步淘汰SF6断路器;在我国,将于今年年底左右试制成功高水平的126 kV真空断路器,并正在积极开展750 kV超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研制开发工作,用高压断路器保护电力系统至今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初的油断路器发展到压缩空气断路器,60年代初,SF6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同步进入电力系统,逐步淘汰油断路器和压缩空气断路器,占领了整个高压电力系统,目前,我国的真空断路器研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果,但是,现有技术的高压真空断路器中的灭弧装置的灭弧时间过长,这就可能导致用电设备受到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灭弧时间过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固定安装有绝缘瓷柱,所述绝缘瓷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下接线端子,所述控制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光电控制器,所述光电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若干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均固定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电容器之间通过导线并联,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固定安装在绝缘支撑柱的内侧,所述绝缘支撑柱内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超行程弹簧,所述超行程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放电推杆,所述放电推杆的底端与缓冲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柱内的顶端设置有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压电容器,所述均压电容器固定安装在绝缘支撑柱内,所述绝缘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所述顶座上设置有上接线端子。
优选的,所述绝缘瓷柱与绝缘支撑柱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绝缘瓷件,所述绝缘瓷件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下接线端子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上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分合闸杆,所述分合闸杆卡接在安装架上,且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分合闸杆上铰接有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与连接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分合闸杆固定安装有相应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标记有操作说明图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灭弧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电容器的设计,作用在于,多个联电容器相互并联,这样可以放大电容器的预充电压和电容值;
2、光电控制器和缓冲器的设计,当断路器接收信号后,通过光导纤维电缆立刻传递给光电控制器进行识别,并发出指令让电容器组向控制箱内的线圈放电使放电推杆动作,从而使得超行程弹簧压缩或展开,进而达到真空灭弧室触头的闭合或分开,于是达到了真空灭弧室进行同步分闸,这样大大减少了灭弧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台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台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管与灌浆套筒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塑料颗粒打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