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20229.0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于浩 |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肠管 二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包括棉绳、海绵软管、挂钩和缠线柱,所述棉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制块,所述第一限制块活动安装在圆柱棒内部,所述圆柱棒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海绵软管,所述圆柱棒另一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限制块,所述第二限制块外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鼻肠管滑脱的几率,通过在棉绳两端的圆柱棒表面设置海绵软管,能够有效的保护耳廓上缘皮肤防止压疮,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和第二限制块,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随时的更换棉绳等损坏或者需要清洁的零件,增加使用效率,通过设置挂钩,降低本装置固定的在病人耳廓部位的难度,同时不会因为太过紧绷,而降低病人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肠管二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鼻肠管具有维护肠道完整性,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肠道运动,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消耗与高代谢水平,可迅速建立肠内营养通道,解决肠胃动力差的患者,肠管无法到达空肠的问题,创伤及患者的痛苦明显降低,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要注意观察,防止误吸。平时多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多注意休息。
现有的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不能很好地保护患者耳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很好地保护患者耳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包括棉绳、海绵软管、挂钩和缠线柱,所述棉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制块,所述第一限制块活动安装在圆柱棒内部,所述圆柱棒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海绵软管,所述圆柱棒另一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限制块,所述第二限制块外端固定安装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棉绳长度设置为1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制块和第二限制块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且质地较软,可以手动与圆柱棒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通过第二限制块与圆柱棒活动连接,并且挂钩可以通过第二限制块进行旋转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缠线柱表面开设有螺旋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减少鼻肠管滑脱的几率,通过在棉绳两端的圆柱棒表面设置海绵软管,能够有效的保护耳廓上缘皮肤防止压疮,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和第二限制块,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随时的更换棉绳等损坏或者需要清洁的零件,增加使用效率,通过设置挂钩,降低本装置固定的在病人耳廓部位的难度,同时不会因为太过紧绷,而降低病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柱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缠线柱;3、海绵软管;4、棉绳;5、第二限制块;6、圆柱棒;7、第一限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鼻肠管二次固定装置,包括棉绳4、海绵软管3、挂钩1和缠线柱2,所述棉绳4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制块7,所述第一限制块7活动安装在圆柱棒6内部,所述圆柱棒6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海绵软管3,所述圆柱棒6另一端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限制块5,所述第二限制块5外端固定安装有挂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县人民医院,未经金湖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器扫把
- 下一篇:一种肿瘤治疗护理给药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