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冲泥功能的斜管沉淀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9113.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唐炳军;谭秀训;王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冲泥 功能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冲泥功能的斜管沉淀罐,包括设有沉淀罐以及安装在沉淀罐内腔的斜管,沉淀罐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且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沉淀罐内腔在斜管上方形成清水缓冲区,并在清水缓冲区内安装有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和布水管,冲洗管与沉淀罐固定并在一端连接有冲洗水管;布水管转动安装在冲洗管的另一端,且布水管的两端封闭,布水管位于转动处两侧的管体上分别开设有出水方向朝向斜管的出水孔,且转动处两侧管体上的出水孔出水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受场地条件限制影响,不受设备安装高程影响,对斜管污泥冲洗均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冲泥功能的斜管沉淀罐。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艺中,经常涉及到固液分离的问题。例如将井水中的细砂沉降下来,或将废水处理中的悬浮物加药混凝后沉淀下来,一般都需要用到沉淀分离设备。沉淀就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上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沉淀池系统运行过程中,清水从上面溢流出去,沉淀物沉降下来,沉积浓缩在底部,通过排泥阀排出,这样就达到固液分离效果。
影响沉淀分离效果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水质,沉淀物的相对密度、固体颗粒物的大小是影响沉淀速度的内在因素;而对于同一种水质,采用不同的沉淀分离设备,又有许多外在的影响因素,如沉淀距离、沉淀时间、沉淀面积、沉淀池的水流形态等等。
常见的沉淀池,一般有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等。其中平流式和辐流式占地面积大,有专用刮泥设施,一般适用于大型处理项目;竖流式比较简单,适用于小型要求不高的项目;斜板(管)沉淀池效率比较高,池体小,占地少,适用于各种规模处理,但是单池处理水量不宜过大。
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来自浅层理论,通过在沉淀池内加入多层斜板或斜管,减小了沉降距离,增大沉淀面积,从而提高沉淀效率。一般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单位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沉淀处理的水量)比前几种沉淀池能提高2~4倍。
但是斜板(管)沉淀池也有局限性。由于沉淀的结果是沉淀物下降,在其他形式的沉淀池中,沉淀物落在底部,可以由专门的刮泥设备收集排出。而在斜板(管)沉淀池运行过程中,沉淀物会落在斜板(管)上,然后滑落到池底,由排泥阀排出。因此,要求沉淀物易于从斜板(管)上滑落或去除,否则沉淀物会堆积在斜板(管)上,时间长了会堵塞流道,即业内所称的排泥效果问题,这限制了斜板(管)沉淀池的应用范围。
解决好斜板(管)沉淀池的排泥问题,防止斜板(管)堵塞,能极大拓宽斜板(管)沉淀池的应用范围。
此外,常规的斜板(管)沉淀池大都是敞口的,进出水都是重力流,后面的高程要低于前面才可。因此沉淀池的工作液面高程,决定了后续工艺单元的液面要低于此高程,这限制了后续单元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冲泥功能的斜管沉淀罐,可利用冲洗装置冲洗斜管表面,除去斜管上附着的沉淀物,恢复系统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带冲泥功能的斜管沉淀罐,包括设有沉淀罐以及安装在沉淀罐内腔的斜管,沉淀罐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且顶部开设有出水口,
沉淀罐内腔在斜管上方形成清水缓冲区,并在清水缓冲区内安装有冲洗装置;
冲洗装置包括冲洗管和布水管,冲洗管与沉淀罐固定并在一端连接有冲洗水管;布水管转动安装在冲洗管的另一端,且布水管的两端封闭,布水管位于转动处两侧的管体上分别开设有出水方向朝向斜管的出水孔,且转动处两侧管体上的出水孔出水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上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9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