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8729.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静;李鹏;孙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2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三维立体 布线 工装 | ||
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包括布线框架和与布线框架连接用于支撑布线框架用的支撑柱,所述布线框架上设有布置导线的导线路径、安装连接器的连接器位点,所述导线路径上设有布置夹具的夹具位点,所述的连接器位点设有位置编号;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简单,装配难度低,操作简单灵活;相对于机上布线更轻便易搬运,有更大的布线操作空间、更直观的布线视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三维立体布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惯组小型化(紧凑型结构设计)、模块化、高可靠性高精度的发展趋势,对高组装精度、柔性快速化装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惯组产品所采取的布线方式是机上布线、平面样板布线工装相结合的方式,存在问题如下:
机上布线与结构件预留布线空间、加工进度密切相关,很多相关工序不能并行开展,且一旦出现设计不能满足布线空间、线束加固等需求时,需要进行设计更改、整机重新加工,严重阻碍了生产进度。
平面样板布线工装,由于操作端二维图纸的直观性较差,在弯曲半径、电连接器端线缆弯曲、线束与结构件的相对位置、走线方向等重要工艺参数方面的控制不足,存在一定的成型残余应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布线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精准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包括布线框架和与布线框架连接用于支撑布线框架用的支撑柱,所述布线框架上设有布置导线的导线路径、安装连接器的连接器位点,所述导线路径上设有布置夹具的夹具位点,所述的连接器位点设有位置编号。
优选的,在所述夹具位点处安装有夹具。
优选的,在所述的夹具位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夹具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夹具位点的布置位置包括导线路径的拐角处、导线路径的分叉处、导线路径与连接器位点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导线路径的拐角处均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导线路径与连接器位点之间设置弧形支撑路径。
优选的,所述布线框架为3D塑料打印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新型工装的设计过程也是对设计文件的布线工艺性审查的过程,有助于设计者优化产品结构;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简单,装配难度低,操作简单灵活;相对于机上布线更轻便易搬运,有更大的布线操作空间、更直观的布线视野;相对于二维平面样板布线工装导线束的工艺参数更精确,导线束的成型残余应力更小;相较于金属工装模型制作周期更短,制作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布线框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布线框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中:1、布线框架,2、支撑柱,3、导线路径,4、连接器位点,5、夹具,6、夹具位点,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包括布线框架1和与布线框架连接的支撑柱2,支撑柱2安装在布线框架的四个角上用于支撑布线框架1,使布线框架与操作台有一定高度,便于在不同侧面布线时不压伤导线。
布线框架1为电子三维模型布线完成后去掉影响布线操作的多余、笨重的结构优化后通过3D塑料打印形成,仅保留设有布置导线的导线路径3、多个连接器位点4与固定导线的多个夹具位点6,布线时在每个连接器位点4的对应位置均安装有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未经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8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电容器自动测温预警系统
- 下一篇:回转式汽化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