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插座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6457.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苗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奋新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插座板,包括插座板以及设置于插座板内的主控芯片U1、防雷击自动保护电路、漏电流自动保护电路、过压欠压自动保护电路、过载自动保护电路,所述防雷击自动保护电路、漏电流自动保护电路、过压欠压自动保护电路、过载自动保护电路均匀主控芯片U1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电路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插座板的防雷自动保护、漏电流自动保护、过压欠压自动保护、过载自动保护,并且自动保护以后,能够自动复位供电或手动复位供电,能有效防范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人身触电及用电电器的损坏,降低电器火灾发生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用电的智能防护装置,提供用电人身安全保护及用电设备保护,具体是指一种防护插座板。
背景技术
电能的普及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防护是人们生活中面临的急需问题。生活里,家用电器都是通过插头插座连接电源,因此让插座实现智能防护是安全供电的首要选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插座板,包括插座板以及设置于插座板内的主控芯片U1、防雷击自动保护电路、漏电流自动保护电路、过压欠压自动保护电路、过载自动保护电路,所述防雷击自动保护电路、漏电流自动保护电路、过压欠压自动保护电路、过载自动保护电路均匀主控芯片U1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防雷击自动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火线输入端子J1、供电电源零线输入端子J2、供电电源地线输入端子J3、热敏电阻F1、热敏电阻F2、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压敏电阻RV3、电容 C1、电阻R19、电阻R1、二极管指示灯D10以及光耦合器U4,所述供电电源火线输入端子J1的引脚1、供电电源零线输入端子J2的引脚1分别与电阻R1两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火线输入端子J1的引脚2、引脚3与火线TP1连接,所述供电电源零线输入端子J2的引脚2、引脚3与火线TP2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火线输入端子J1的引脚4依次通过热敏电阻F1、电阻R19连接至二极管指示灯D10的正极端,所述供电电源零线输入端子J2的引脚4通过热敏电阻F2连接至二极管指示灯D10的负极端,所述供电电源地线输入端子J3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实接地,所述压敏电阻RV3一端与供电电源地线输入端子J3 的引脚3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热敏电阻F1、电阻R19的连接段上,所述压敏电阻RV2一端与热敏电阻F1、压敏电阻RV3的连接段连接,另一端通过压敏电阻RV1与供电电源地线输入端子J3的引脚3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3、压敏电阻RV2的连接处与热敏电阻F2、二极管指示灯D10的连接段连接,所述光耦合器 U4设置于二极管指示灯D10一侧,所述光耦合器U4引脚4与主控芯片U1引脚20连接、引脚3接地。
作为改进,所述压敏电阻RV3、热敏电阻F1、压敏电阻RV2之间通过热缩导管紧密接触,所述压敏电阻RV1、热敏电阻F2之间通过热缩导管紧密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漏电流自动保护电路包括集成芯片U2、电流互感器CT2、电容C2、电容C4、电容 C5、电容C6、电容C8、电阻R2、电阻R4、电阻R6、电阻R23及电阻R24,所述电容C2两端分别与电流互感器CT2引脚1、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2两端分别与电容C2两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2引脚1 与电阻R2与电流互感器CT2引脚1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2引脚2通过电阻R4和电阻R2与电流互感器CT2引脚2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一端与集成芯片U2引脚2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一端与集成芯片U2引脚3连接,另一端连接至集成芯片U2引脚4及引脚5,所述集成芯片U2 引脚6通过电容C6与集成芯片U2引脚7连接,所述集成芯片U2引脚7用过电阻R23与主控芯片U1引脚23连接,所述电阻R23与主控芯片U1引脚23的连接段通过电阻R24接地,所述集成芯片U2的引脚 8通过电容C8接地,所述电阻R6一端与12V电源连接,另一端与集成芯片U2的引脚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奋新,未经苗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6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铠装阻燃蝶形引入光缆
- 下一篇:一种集中式高效脱硫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