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16073.9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杨明平;王鹏;周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H01M10/48;G01R31/38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包括顶盖、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第一极柱与顶盖导通,第二极柱与顶盖绝缘,其中每个单体电池的顶盖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电路板本体在顶盖表面上的投影经过至少部分第一电连接部,电路板本体上设有与第一电连接部位置对应的第二电连接部,电路板通过第二电连接部与至少部分单体电池的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第一电连接部在顶盖上的位置相比第一极柱的位置更加灵活,从而方便电路板的布置,可以简化电路板的延伸路径,更好地解决电池模组内部空间的布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市场对单体电池安全性能和成本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电池的安全管理技术中,单体电池的采样技术是整个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BMS)策略实施的基础,一但采样失效,整个电池系统将失去工作能力。
现阶段电池模组中,采用将电路板与汇流件连接来采取单体电池电压,然而,通常汇流件的位置与单体电池的电极极柱对应,也即位于单体电池顶盖的两端。考虑到电池模组的安全性,电路板的布置还要避开单体电池顶盖中心的防爆阀,使得电路板需要设置为分叉的结构才能实现与单体电池顶盖的两端的汇流件连接。现有技术中分叉结构的电路板结构较为复杂,材料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提高用于采样的电路板的材料利用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组,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单体电池,每个单体电池包括顶盖、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第一极柱与顶盖导通,第二极柱与顶盖绝缘,其中每个单体电池的顶盖上设有一个以上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电路板本体在顶盖表面上的投影经过至少部分第一电连接部,电路板本体上设有与第一电连接部位置对应的第二电连接部,电路板通过第二电连接部与至少部分单体电池的第一电连接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池组的多个单体电池排布为一列以上,每列单体电池中,每个单体电池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部位于同一虚拟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单体电池还包括防爆阀,防爆阀位于顶盖上,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分设于防爆阀的两侧;顶盖在防爆阀与第一极柱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第一电连接部,和/或,顶盖在防爆阀与第二极柱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第一电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每个单体电池的顶盖设有两个第一电连接部,两个第一电连接部在防爆阀两侧相互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路板还包括连接器,连接器与电路板本体连接,第二电连接部与连接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池组的多个单体电池排布为一列以上,每列单体电池上设有一个以上电路板;电路板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单元,连接器与第二单元连接,其中,第一单元覆盖对应列的各单体电池的一个以上第一电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路板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与电路板本体连接,并且与连接器电连接,连接片能够与多个单体电池中的一个单体电池的第二极柱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汇流件,与多个单体电池的第一极柱和/或第二极柱连接,以将多个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其中,连接片通过汇流件与单体电池的第二极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片与连接器之间串接有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6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