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5921.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57;H01M2/10;H01M2/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模块 散热 结构 | ||
1.一种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位于电池壳体(1)内两个电芯(10)之间,以构成对所述电池壳体(1)内部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包括:
主散热通道(12),靠近于所述电芯(10)顶部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1)内;
支散热通道(13),为沿所述主散热通道(1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各所述支散热通道(13)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电池壳体(1)底部,另一端与所述主散热通道(12)的底部相连通,并构成对所述主散热通道(12)的支撑;
安装桶(14),连接于所述主散热通道(12)的两端,所述安装桶(14)的底端构造有与所述主散热通道(12)相连通的通气孔(1401);并于所述安装桶(14)内滑动设置有连接筒(15),且于所述连接筒(15)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桶(14)的底部间安装有弹簧(7),且所述连接筒(15)可伸出并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1)上,以构成所述主散热通道(12)在所述电池壳体(1)内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筒(15)上构造有插装槽(1502),并于所述插装槽(1502)内插装有安装环(16),且所述安装环(16)上封堵有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槽(1502)在所述连接筒(15)的径向上呈半圆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安装桶(14)上套设有密封套,对应于所述密封套,于所述电池壳体(1)的内壁构造有供所述密封套部分嵌装的嵌装槽(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通道(12)呈长方体状,所述支散热通道(13)呈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设在所述电池壳体(1)顶部的盖板(6)和电池的极片间设有绝缘板,对应于所述极片,在所述绝缘板的底部构造有凸柱(701),且对应于所述盖板(6)上的注液孔(601),于所述凸柱(701)上贯通有进液通道,在两所述电芯(10)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极耳(2),在所述极片的与所述极耳(2)电联接的一端构造有可插设并定位固定在所述凸柱(701)上的缺口;相对于所述极耳(2),在所述极片的另一端电联接有极柱,在所述极耳(2)和所述极柱间的所述极片上构造有可因电流超负载而熔断的保护部,且于所述保护部外套设有构成对熔断后两所述极片状态保持的保持套(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套(11)的两端呈尖部朝外设置的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绝缘板的底部构造有供所述保持套(11)顶部嵌入的嵌入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凸柱(701)的周向上构造有卡头(703),插设于所述凸柱(701)上的所述极片保持在所述卡头(703)与所述绝缘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模块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桶(14)螺纹连接于所述主散热通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59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石墨烯衬层的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直焊式静叶总长及型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