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淬火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796.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6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余祥云;李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深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28 | 分类号: | C21D9/28;C21D1/10;C21D1/6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12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淬火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工位淬火机床,包括电源柜、数控系统、立式机架,立式机架的左、右对称布置一个淬火工位单元,数控系统为2个,每个淬火工位单元配备1个数控系统;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电源柜分别为一个,两个淬火工位单元共用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及电源柜;每个淬火工位单元包括机械夹持及旋转功能模块、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感应器负载系统,感应器负载系统安装在卧式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淬火机床设置为多个功能模块,然后集成为一体,能满足感应加热淬火需要,又容易拆分,便于设备的的搬运和安装;采用双工位布局,一个操作工操作两个工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节省了一个人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位淬火机床,适合轴类零件感应淬火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轴类零件普遍采用立式机床进行感应淬火,只能实现单工位淬火,生产效率低;,立式机床都是采用一体式焊接床身,依附床身来布局所有的功能部件,整体笨重,设备拆分麻烦,造成搬运和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轴类零件使用的立式淬火机床拆分容易,便于设备的搬运和安装,并且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转向节立式淬火机床,核心思路是对设备模块化布局。
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工位淬火机床,包括电源柜、数控系统、立式机架,其特征在于:立式机架的左、右对称布置一个淬火工位单元,数控系统为2个,每个淬火工位单元配备1个数控系统;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电源柜分别为一个,两个淬火工位单元共用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及电源柜;每个淬火工位单元包括机械夹持及旋转功能模块、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感应器负载系统,感应器负载系统安装在卧式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机械夹持及旋转功能模块,包括布置在立式机架下方的旋转夹持工作台、上顶尖系统,上顶尖系统包括整体伺服电机调整系统、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上顶尖装置,上顶尖装置安装在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上,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安装在整体伺服电机调整系统上;由于采用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移动精度高,实现转向节的柔性顶夹,进一步避免刚性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淬火机床设置为多个功能模块,然后集成为一体,能满足感应加热淬火需要,又容易拆分,便于设备的的搬运和安装,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采用双工位布局,一个操作工操作两个工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节省了一个人工;上顶尖移动系统采用伺服电机移动系统,提高了移动精度,实现了转向节的柔性顶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一种双工位淬火机床,包括电源柜4、数控系统、立式机架1,立式机1架的左、右对称布置一个淬火工位单元,数控系统为2个,每个淬火工位单元配备1个数控系统5、6;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7、电源柜4分别为一个,两个淬火工位单元共用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7及电源柜4;每个淬火工位单元包括机械夹持及旋转功能模块、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2-6、感应器负载系统2-5,感应器负载系统2-5安装在卧式感应器负载系统支撑滑台2-6上。
如图1所示,机械夹持及旋转功能模块1,布置在立式机架下方的旋转夹持工作台2-1、上顶尖系统,上顶尖系统包括整体伺服电机调整系统2-4、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2-3、上顶尖装置2-2,上顶尖装置2-2安装在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2-3上,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2-3安装在整体伺服电机调整系统2-4上;由于采用上顶尖伺服电机移动系统,移动精度高,实现转向节的柔性顶夹,进一步避免刚性碰撞。
如图1所示,冷切水及淬火液功能模块7是现有常规模块,包括淬火液系统、冷却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是对设备模块化并采用双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深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十堰深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装置及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盘钢丝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