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3587.9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阙小平;陈明轩;韩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国统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管座 预制 混凝土 圆形 电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体、管座、结构钢筋、管座结构钢筋、防渗钢筒、承口、插口、预埋槽口、预埋承重吊轨、预埋吊装口和接地扁钢,防渗钢筒与承口、插口焊接成整体,防渗钢筒装入专用模具,浇筑钢筋混凝土管体形成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座与钢筋混凝土管体同时浇筑,整体成型,预埋槽口、预埋承重吊轨、预埋吊装口、密封检查孔、接地扁钢均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在设计位置后,浇筑在管体之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管壁较薄,安装方便快捷,抗渗性能好,管廊内壁设置了便于安装各种线缆支架的预埋槽口,利于廊内设备和管线的安装,设置了金属接地设施引出装置,解决了电场腐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环保、节能、绿色经济的推动,在基本建设领域越来越多的采用预制构件,特别是混凝土制品领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预制电力管廊领域,目前采用的大多为预制混凝土矩形管廊,虽然解决了采用预制构件装配施工的问题,但是此种结构形式的管廊存在自重过大、接口密封性不好的问题,造成吊装和运输成本高以及存在接口密封性能缺陷影响使用,另外由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制于材料本身的不均匀性可能出现廊体渗漏,也存在质量隐患。工程中还有一种利用预应力混凝土圆管作电力管廊的应用,但预应力构件在防腐蚀方面更为敏感,而且电力管廊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存在电场腐蚀的风险,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管座的预制钢筒混凝土圆形电力管廊,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体、管座、结构钢筋、管座结构钢筋、防渗钢筒、承口、插口、预埋槽口、预埋承重吊轨、预埋吊装口和接地扁钢,所述防渗钢筒包括钢板筒体、承口和插口,所述钢板筒体与承口和插口焊接成整体,所述插口位于承口下方,所述钢筋混凝土管体包括钢筋混凝土管体I和钢筋混凝土管体II,所述防渗钢筒外部为钢筋混凝土管体I,所述防渗钢筒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管体II,所述结构钢筋包括结构钢筋I和结构钢筋II,所述钢筋混凝土管体I外部为结构钢筋I,所述钢筋混凝土管体I的内部为结构钢筋II,所述预埋槽口位于钢筋结构II的两侧,所述预埋吊装口位于钢筋混凝土管体I两侧,所述结构钢筋、钢筋混凝土管体和防渗钢筒通过接地扁钢与管座和管座钢筋结构连接,所述管座位于管座钢筋结构内,所述预埋承重吊轨与钢筋混凝土管体II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体I、钢筋混凝土管体II和管座同时浇筑,整体成型。
优选的,预埋槽口、预埋承重吊轨、预埋吊装口、密封检查孔、接地扁钢均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在设计位置后,浇筑在管体之中。
优选的,所述的各种预埋件设计有锚固设施。
优选的,预制人行通道板位于管廊内,所述预埋槽口便于安装线缆支架,且设置了金属接地设施引出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接地扁钢有多件且均匀位于管座两端。
优选的,密封圈放置于插口的凹槽内,每节管廊的插口密封设置两条密封胶圈,待安装对接完成后,可通过密封检查孔想两条密封胶圈之间注水进行密封检查,所述钢筋混凝土管体I在承口端口一侧有填缝材料和弹性密封膏,所述钢筋混凝土管体II在插口端口一侧有填缝材料和弹性密封膏,所述两个端口不在同侧,所述填缝材料靠近钢板筒体。
优选的,所述的预埋槽口和预埋承重导轨其上的支架和吊具使用螺栓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壁厚仅为其内径的10%,比现有产品普遍约占15%~20%内径(或宽度)的壁厚更小,因此单位长度的自重更轻,节约了生产、运输、安装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统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统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3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中测量波高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机交互智能机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