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2390.3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庄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水土流失 河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连续降雨,雨水会渗漏到土壤层内,严重的话会造成堤岸大面积坍塌。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包括堤岸,所述堤岸设置有快速泄水的泄水结构,所述泄水结构包括能对水流起到引流作用的引流板和能将水流汇聚起来的容纳槽,所述堤岸内部设置有能减缓堤岸内部压力的泄水管,泄水管的设置能使堤岸表面的水流通过排水口进入到泄水管内,不仅降低了水流对堤岸坡面造成的冲击力,还极大的减少了雨水的渗漏量,避免堤岸大面积坍塌,从而来达到实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利工程护坡治理多采用浆砌石和混凝土等硬性材料进行护坡防护,在治理过程中仅考虑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却忽视对河流环境、水土流失的影响。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采用了植物护坡,采用植物护坡虽然降低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但是护坡内部没做好有效防护,在雨季的时候容易造成大面积崩塌。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88788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河道边坡防水土流失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设置在水体与堤岸之间,所述护坡结构包括与堤岸相接的种植土层,种植土层的另一侧铺设有碎石层,碎石层的另一侧铺设有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砖由砖体与砖钉组成,所述砖体为六边形砖体,六边形砖体的中部设有圆孔,六边形砖体的六个侧边处设有半圆孔,半圆孔的孔周设有凹槽,所述砖钉包括凸台,凸台的一端设有短轴,短轴的另一端设有锥体。
上述方案通过砖体与砖钉的配合,因而保护堤岸,防止水土流失,砖体与砖钉的配合只是加强了堤岸的表面结构,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内部引流问题,一旦遇到连续降雨,雨水会渗漏到土壤层内,严重的话会造成堤岸大面积坍塌。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通过堤岸内部的排水管将水流排泄走,实现防止水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河道结构,包括堤岸,所述堤岸设置有快速泄水的泄水结构,所述泄水结构包括能对水流起到引流作用的引流板和能将水流汇聚起来的容纳槽,所述堤岸内部设置有能减缓堤岸内部压力的泄水管,所述堤岸坡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能防止暴雨冲刷且又能适应植物生长的植被混凝土层和浅层排水的砂垫层以及用于加强坡面强度跟耐久度的碎石垫层,所述植被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能将水流进行分流的种植区,所述种植区高于堤岸的坡面,所述植被混凝土层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连续降雨的时候,泄水结构能有效的对水流进行排泄,当水流大量进入泄水结构,容纳槽能对水流起到容纳效果,防止水流漫灌出来。植被混凝土层不仅能有效防止暴雨的冲刷,也能适应植物的生长,在水流渗入到砂垫层时,砂垫层不仅能起到浅层的排水功能,还能起到平复堤岸坡面的作用,在水流流经堤岸坡面的时候,种植区会将水流进行分流,从而减小水流对坡面的冲击力,同时泄水管还能对堤岸内部的水流起到排泄,防止堤岸大面积坍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的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表面设置成弧形状,在水流流经引流板的时候,水流会优先从引流板进入到泄水结构,减少流到堤岸坡面的水流,进而保护河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下方设置有能将水流排走的第一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流进容纳槽的时候,第一排水管能将容纳槽内的积水排走,降低水流灌满容纳槽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区设置成水滴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2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射源监控器的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固沙生态防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