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1871.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慧;李虹;郭敏;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慧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症 科室 护理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包括外壳体与消毒液,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外壳体内腔水平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通过拉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表壁滑动连接有漏筒,所述支撑块通过限位槽与拉动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消毒的物件置于漏筒中,利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通过把手拉动盖板,伸缩杆发生长度变换并对盖板进行支撑,盖板带动拉动杆往上移动,拉动杆通过转动套拉动漏筒往上移动,医护人员只需要从漏筒中取出消毒过的物件,提高了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缺乏物件取出装置,由于现有的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在对物件进行消毒后多用外部工具从消毒液中将物件拿出,操作相对繁琐且医护人员容易碰触消毒液,从而降低了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的使用效果;其次,现有的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是直接将物件置于消毒液中,容易导致物件各个部位消毒效果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消毒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缺乏物件取出装置与消毒效果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包括外壳体与消毒液,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外壳体内腔水平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部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通过拉动杆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表壁滑动连接有漏筒,所述支撑块通过限位槽与拉动杆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漏筒底部固定安装有从动轴,所述底座水平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推动键,多个推动键均通过滑槽与从动轴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竖直端底部固定安装有脚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与外壳体相互搭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轴穿设在外壳体底部,且主动轴与外壳体底部滑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消毒的物件置于漏筒中,利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通过把手拉动盖板,伸缩杆发生长度变换并对盖板进行支撑,盖板带动拉动杆往上移动,拉动杆通过转动套拉动漏筒往上移动,上升过程中,消毒液从漏筒的漏孔中流落,医护人员只需要从漏筒中取出消毒过的物件,方便快捷,提高了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漏筒置于消毒液过后,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推动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带动漏筒进行旋转运动,漏筒内部的物件发生同步转动使得物件各个部位都能够与消毒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急症科室护理用消毒装置消毒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慧,未经周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1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护理用冲洗器
- 下一篇:一种轮胎式起重机的行走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