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11185.5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32;B32B27/06;B32B3/08;B32B33/00;B32B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丽颖 |
| 地址: | 215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透气 复合 纺织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毛绒亲肤层,所述毛绒亲肤层的上表面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上表面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上表面设有聚乙烯纤维层;聚乙烯纤维层是由高强度的聚乙烯纤维制成,并在该聚乙烯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并且,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均靠近于整个面料本体的外表面,且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层均具有一定的强度,进而,在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层的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面料本体进行保护,并且,在透气腔的作用下,还能够保证面料本体的透气度,避免了面料本体出现破损的情况,间接增加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复合面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面料的强度不高,导致在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破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复合面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面料的强度不高,导致在面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破损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辐射透气吸汗复合纺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毛绒亲肤层,所述毛绒亲肤层的上表面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的上表面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上表面设有聚乙烯纤维层,所述聚乙烯纤维层与耐磨层相适配,且所述耐磨层位于所述聚乙烯纤维层的上表面,所述毛绒亲肤层、吸汗层、竹炭纤维层、防辐射层、聚乙烯纤维层、耐磨层和抗菌纳米涂层从下到上依次排列,且所述毛绒亲肤层、吸汗层、竹炭纤维层、防辐射层、聚乙烯纤维层和耐磨层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腔。
优选的,还包括球绵,所述球绵固定连接于所述毛绒亲肤层,并位于所述毛绒亲肤层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球绵呈半球体装,且所述球绵的数量为多个,并等距分布于所述毛绒亲肤层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纤维层的上部呈T形,并交叉于所述耐磨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透气腔的数量为多个,并呈直线排列于所述毛绒亲肤层、吸汗层、竹炭纤维层、防辐射层、聚乙烯纤维层和耐磨层内部。
优选的,所述透气腔呈矩形长条状,且每个所述毛绒亲肤层、吸汗层、竹炭纤维层、防辐射层、聚乙烯纤维层和耐磨层内的所述透气腔相对应。
优选的,还包括抗菌纳米涂层,所述抗菌纳米涂层喷涂于所述耐磨层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聚乙烯纤维层、耐磨层和透气腔,聚乙烯纤维层是由高强度的聚乙烯纤维制成,并在该聚乙烯纤维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并且,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均靠近于整个面料本体的外表面,且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层均具有一定的强度,进而,在耐磨层和聚乙烯纤维层的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面料本体进行保护,并且,在透气腔的作用下,还能够保证面料本体的透气度,避免了面料本体出现破损的情况,间接增加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聚乙烯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大新毛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1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