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遮断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10296.4 | 申请日: | 201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恒瑞液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17/14 | 分类号: | F01D17/14;F01D21/00;F01D25/00 |
| 代理公司: | 51237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遮断阀 工作油口 节流孔 进油口 遮断 本实用新型 电磁阀油路 连接安全 系统结构 压力开关 安全油 连接排 排油口 油管路 油路 监视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遮断模块,包括三个的并联在安全油路上的若干遮断阀组,每一遮断阀组包括有一电磁阀、一节流孔和一对应设置于该电磁阀油路通路上游的压力开关;电磁阀的进油口连接安全油路,排油口连接排油管路,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通过节流孔相连;第一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二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二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三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三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一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该遮断模块兼具稳定性的同时,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监视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的高压遮断模块。
背景技术
汽轮机组正常运行时,高压遮断模块处于关闭状态,主安全油路保持正常工作压力,油动机控制进汽阀处于开启状态,蒸汽顺利进入汽轮机。当汽轮机组发生事故需要停机时,汽轮机控制中心发出停机指令,高压遮断模块开启,油路失压遮断,使汽轮机停止运行。
现有技术中的高压遮断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四个电磁阀、两个压力开关、两个节流孔和一个液压阀集成块。该高压遮断模块分为相互串联的两组,每组各有两个电磁阀、一个节流孔和一个压力开关,两个电磁阀与节流孔并联,压力开关设置在两组的连接点上,因此,两个压力开关分别代表一组电磁阀的状态。
当汽轮机保护系统复位后,四个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安全油压建立,当汽轮机运行参数超过设定的允许值时,所有电磁阀打开,安全油压消失,迅速关闭汽轮机进汽。
该高压遮断模块的逻辑关系为非经典冗余逻辑;压力开关监测的是一组电磁阀的状态,当需要进行遮断试验时,无法根据压力开关的监测情况判断单个电磁阀的状态;此外还需要三个压力开关监视遮断模块的状态,因此造成系统复杂,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遮断模块,兼具稳定性的同时,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监视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遮断模块,包括三个的并联在安全油路上的遮断阀组,每一遮断阀组包括有一电磁阀、一节流孔和一对应设置于该电磁阀油路通路上游的压力开关;所述电磁阀包括进油口、排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所述进油口连接所述安全油路,所述排油口连接排油管路,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所述节流孔相连;
第一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二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二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三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第三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一遮断阀组中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
优选的,当所述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联通该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排油口;
当所述电磁阀处于带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排油口均断开。
优选的,当所述电磁阀处于带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联通该电磁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排油口;
当所述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排油口均断开。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节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的上游。
优选的,所述节流孔的孔径不大于2mm。
优选的,所述压力开关设置在所述节流孔和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之间。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恒瑞液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阳恒瑞液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