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0223.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华;赵开停;魏强;徐志;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0 | 分类号: | E04H5/00;E04B7/00;E04B7/02;E04D13/00;E04D13/16;E04D13/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拌和 多功能 上料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硬塑防护帘,所述隔热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开设有通风孔,所述三角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阳网,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利用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开设的通风孔,有效的解决传统上料棚在遮阳时,遮阳网吸热而导致上料棚内降温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同时该装置在冬季使用时在隔热板的作用下有较好的保暖效果,实现了该装置多功能使用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
背景技术
传统拌和站采用的上料棚大多数采用钢结构立柱焊接而成,为了保证了作业时的生产安全,拌和站上料棚三面采用透明硬塑防护帘,顶部材质采用彩钢铁皮,防止雨雪等天气影响水稳料的含水量,保障了施工的质量,并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拌和站的生产作业产生扬尘,污染周边的环境,但是为了避免粉尘扬起三面覆盖透明硬塑防护帘,在炎热的夏季,工作人员在上料棚内工作时,棚内产生的高温会使工作人员产生不适甚至中暑,但是传统的遮阳方式是在棚顶覆盖一层遮阳网,这样做虽然降低了棚内的光照强度,但是由于遮阳网多是黑色,吸热率高,导致很多的热量传导到棚内,降温效果差,同时遮阳网的拆卸安装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此,提出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该装置利用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开设的通风孔,有效的解决传统上料棚在遮阳时,遮阳网吸热而导致上料棚内降温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同时该装置在冬季使用时在隔热板的作用下有较好的保暖效果,实现了该装置多功能使用时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拌和站用多功能上料棚,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所述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硬塑防护帘,所述隔热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开设有通风孔,所述三角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阳网,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滚轮,所述三角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隔热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胶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在挡板的内表面,所述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外表面边缘处设置有滑块,所述三角板的上端外表面与滑块对应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滑槽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三角板上端外表面的遮阳网对光线遮挡,遮挡的同时会吸收热量,在热传导效应的作用下热量传导至三角板内,此时使用者控制电动伸缩杆运行,使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延伸,在转轴的作用下,使挡板翻转,从而打开通风孔,此时外界空气进入通风孔内部对内部空气进行冷热交替,从而有效的降低热量的传导,在隔热板的作用下隔绝大部分的热量,使上料棚内部的温度有效的降低,同时在冬季使用时,使用者利用挡板关闭通风孔,在三角板与隔热板的共同作用下使该装置具有保温的效果,实现该装置多功能使用的优点,较好的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以三角板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
所述通风孔的形状与挡板相吻合固定架,用于固定遮阳网在三角板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滑块的横截面积,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呈T型结构。
便于使用者利用滑块与滑槽活动连接,拉伸固定架遮蔽三角板,从而起到遮阳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等距离设置在三角板与隔热板之间,若干个所述支撑柱呈三角状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