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10032.9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3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平;王锡花;丁淑海;冯勋波;吕洪伟;夏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B29C51/18;B29C51/42;B29C51/44;B29C51/26;B29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拉沃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周厚民 |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薄膜 成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包括:展膜平台,用于固定薄膜卷轴,并能够将缠绕在所述薄膜卷轴上的薄膜展开一定长度后固定;展膜框,用于将薄膜从所述展膜平台转运至加热位置;加热框,具有对所述展膜框上的薄膜进行加热的第一位置,和不对所述展膜框上的薄膜进行加热的第二位置;薄膜助推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位置上方,用于对薄膜的特定位置下压;覆膜顶起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位置下方,用于将模具升起,使薄膜覆盖到模具上,并抽气,使薄膜均匀地覆盖在所述模具上。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可以在无人工参与的情况下,在一个工位上完成薄膜的覆膜流程,自动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法造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V法铸造造型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就是将一定尺寸的EVA薄膜展平到模具上方,再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再将薄膜覆盖到模具上,在模具抽气(真空)作用下,薄膜紧贴到凹凸不平的模具上。一般来说,也是当前通常做法:展膜是一个与薄膜同等大小可移动的的框架,薄膜或人工用胶带粘贴到框架上,或框架带真空吸附薄膜;薄膜加热是用与薄膜同等大小的一块加热区域,一般使用电热丝、石英玻璃管、加热板来加热;覆膜过程是在模具抽气同时,将加热好的薄膜快速覆盖到上面,在薄膜冷却之前,负压迫使薄膜延展到模具的任何角落里。
现在薄膜成型过程也基本可以实现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但覆膜过程中由于存在模具的不均匀性,导致薄膜在均匀覆盖到模具上后局部再过度拉伸,很容易出现薄膜被拉破或没有吸附到位的情况。这样多数用户采用人工干预将拉伸大的地方用工具提前压下去的办法,这样就制约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覆膜系统需要人工干预将拉伸大的地方用工具提前压下去,制约了设备的生产效率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干预,因而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V法薄膜成型系统,包括:
展膜平台,用于固定薄膜卷轴,并能够将缠绕在所述薄膜卷轴上的薄膜展开一定长度后固定;
展膜框,用于将薄膜从所述展膜平台转运至加热位置;
加热框,具有对所述展膜框上的薄膜进行加热的第一位置,和不对所述展膜框上的薄膜进行加热的第二位置;
薄膜助推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位置上方,用于对薄膜的特定位置下压;
覆膜顶起机构,设置在所述加热位置下方,用于将模具升起,使薄膜覆盖到模具上,并抽气,使薄膜均匀地覆盖在所述模具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展膜平台包括:
平台框架,顶部设有若干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的真空抽气孔;
托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薄膜卷轴;
低压电热丝,通过气缸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另一侧,用于熔断薄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台框架通过四个充气气囊支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展膜框包括:
轨道,设置在所述展膜平台上方;
展膜框架,安装在所述轨道下方,底部设有若干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的抽气孔;
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展膜框架沿所述轨道来回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框包括:
加热框架;
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加热框架内部,用于产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盘架焊接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大型波纹管成型装置





